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二期规划(内江职院二期规划)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二期规划(内江职院二期规划)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二期规划是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规划以“双核驱动、三链融合”为理念,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通过空间重构、专业重组、资源整合三大路径,旨在打造川南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规划突出“产城校”协同发展特色,将新建6万平方米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智慧建筑等8个产教融合平台,预计新增年培养规模3000人。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闭环生态。规划实施后,学校将实现从传统教学型向应用研发型转型,为内江“页岩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	江职业技术学院二期规划

一、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规划确立“区域领先、全国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形成“1+3+N”目标体系:

维度核心指标2025年目标2030年目标
办学层次职业本科教育占比≥20%≥40%
社会服务年技术交易额500万元2000万元
国际化留学生规模100人300人

通过“三步走”战略,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学院,重点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规划构建“四层递进”产教融合体系:

层级建设内容合作企业
基础层跨专业实训中心华为、中兴等12家
提升层产业学院腾讯云、中铁建工等8家
创新层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建材、东方电气等5家
转化层创业孵化基地京东科技、猪八戒网等3家

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产教综合体,配置价值8000万元的工业4.0生产线,实现“教室-车间-研发中心”空间一体化。

三、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五维评估”专业优化模型:

评估维度权重调整标准
产业匹配度30%对接区域前10产业链
就业质量25%对口就业率≥85%
教学资源20%生均设备值≥2万元
技术贡献15%年专利授权≥15项
社会声誉10%省级以上表彰≥3项

重点发展“页岩气开发技术”特色专业,停招机械设计等3个传统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等5个新兴专业。

四、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构建“云-边-端”三级数字基座:

架构层级建设内容技术标准
基础设施层全光网络覆盖10G PON标准
平台层数据中台GB/T 35295-2017
应用层智能教学系统ISO/IEC 27001

部署物联网设备2000+台,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12间,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8个,实现教学管理全流程数字化。

五、生态校园营造策略

实施“绿色校园”三年行动计划:

项目类型建设内容节能目标
能源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年减排CO₂ 1200吨
水资源雨水回收系统节水率≥40%
交通体系新能源接驳车碳排放降低65%

规划绿地面积占比达45%,建设海绵城市设施3.2万平方米,获评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认证。

六、资金筹措与运营模式

创新“四位一体”投融资机制:

资金来源筹资比例使用方向
财政拨款40%基础设施
校企合作30%实训设备
专项债券20%科研平台
社会捐赠10%奖教基金

采用EPC+O模式建设产教融合大楼,通过租赁设备、专利作价等方式降低初期投入,建立成本分担长效机制。

七、师资队伍优化工程

实施“双百双师”培养计划:

培养类型培养目标实施路径
企业导师100名双向兼职机制
骨干教师100名海外研修计划
双师素质100%企业实践认证

建立教师发展“五级梯队”,设立产业教授岗位20个,实行“基本工资+绩效提成”分配制度。

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构建“三维赋能”服务体系:

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年度目标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次/年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1000人次/年
社区居民公益课程50门/年

建设开放型区域终身学习中心,开发微证书课程包100个,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年均增长30%。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二期规划通过系统性创新突破传统高职发展瓶颈,在产教融合深度、专业建设精度、服务区域广度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八大实施体系相互支撑,既注重硬件升级更强调机制创新,为同类院校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内江样本”。随着规划落地实施,学校将逐步实现从教学主导向产教协同、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从区域服务向辐射引领的三大转变,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标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