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彭书君(眉山职院彭书君)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彭书君(眉山职院彭书君)

彭书君作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成员,其职业发展轨迹与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紧密相连。自入职以来,他先后承担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核心工作,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其主导的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3000人,牵头开发的《农产品电商运营》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搭建"校-企-村"三方协作平台,推动学院与京东农场、东坡区柑橘合作社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实现教学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其主持的"智慧农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西南地区农业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空白。

眉	山职业技术学院彭书君

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

彭书君2008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专业,同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历任信息技术系教研室主任、现代农业学院院长、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等职,形成"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双重职业特色。其职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时间跨度核心成果
教学能力积累期2008-2012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开发校本教材4部
专业建设突破期2013-2017建成省级重点专业1个,立项教育部协同创新项目
产教融合深化期2018-至今创建产业学院2个,孵化学生创业项目37个

教学创新实践

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构建"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

  • 基础层:开发《农业物联网技术》等6门专业核心课
  • 实践层:建成智能温室、电商直播等实训基地
  • 创新层:推行"项目制+学分银行"管理制度
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年份创新点
模块化教学试点2015-2017将课程分解为42个能力模块
混合式教学推广2018-2020线上资源使用率达92%
岗课赛证融通2021-至今证书获取率提升至85%

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主持纵向课题4项,横向课题9项,形成"教育技术+农业应用"的研究特色:

项目类型代表性成果转化效益
市厅级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农科人才培养研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26人
企业委托项目智慧果园监测系统开发节约管护成本40%
专利技术农产品溯源区块链应用服务企业17家

产教融合实践

构建"四维联动"产教融合机制:

  • 政府维度:参与制定《眉山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
  • 行业维度:担任四川省农业职教集团副秘书长
  • 企业维度:与新希望六和共建订单班12个
  • 国际维度:引进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
合作模式合作单位产出成效
校中厂京东云仓眉山站年实训量达2000人次
厂中校东坡区柑橘产业园开发现场教学案例56个
跨国合作泰国清迈大学联合培养留学生32人

信息化建设成效

主导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构建"1+3+N"数字教学体系:

  • 1个数据中心:整合教学资源8.2TB
  • 3大平台:虚拟仿真、在线学习、质量监控
  • N个应用场景:覆盖23个专业
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应用效果
智慧校园一期2019-2021流程审批效率提升60%
虚拟仿真中心2022-至今实训事故率下降95%
AI教学质量监测2023试点预警准确率达89%

师资培养体系

创建"五阶递进"教师发展通道:

成长阶段培养措施考核标准
新手期导师制+教学基本功培训完成120学时岗前培训
成熟期企业实践+技能认证取得行业资格证书
骨干期课程开发+教学比赛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
专家期项目领衔+学术指导主持省级教改项目
领航期国际交流+标准制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学生培养成果

构建"三维评价"育人体系:

评价维度核心指标近三年数据
技能水平职业资格取证率从78%提升至92%
创新能力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年均增长15%
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

挑战领域具体表现应对策略
产业适配度专业调整滞后新兴产业需求建立专业动态预警机制
技术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存在技术断点组建跨学科技术攻关团队
区域协同性校地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实施"一院一镇"结对计划

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彭书君及其团队正推动学院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迈进,其探索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西部职教改革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