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航天航空职业学校(成都航院职校)

成都航天航空职业学校(成都航院职校)

成都航天航空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内聚焦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院校,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建背景,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特色模式。学校以飞行器制造、航空机电维修等专业为核心,构建了覆盖中职到高职的贯通式培养体系,实训设备资产超2亿元,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中航无人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岗位覆盖率达85%,成为西南地区航空航天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成	都航天航空职业学校

一、学校基础概况

成都航天航空职业学校创建于2012年,占地86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1.2万人。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累计为航空航天行业输送技术人才超1.5万名,其中参与C919大飞机配套项目毕业生达300余人。

指标项数据详情
创办时间2012年(首批招生2013年)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重点专业占比航空航天类占78%
实训基地数量国家级2个/省级5个

二、专业体系架构

学校构建“三级火箭式”专业体系:第一级为基础制造类专业群,涵盖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等;第二级为航空航天核心专业群,包括飞行器制造、航空发动机维修等;第三级为智能航空服务专业群,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航天器测控等前沿方向。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飞机装配/复合材料成型成飞集团、中航西飞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维护/航电系统四川航空、国航维修基地
航天技术应用卫星通信/火箭测试航天七院、长征研究院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栖”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6个月企业实践。现有专任教师680人中,具有军工企业经历占比45%,高级职称占比38%。引入航天特级技师22人组建大师工作室,开发《航空精密加工》《航天器总装》等特色课程。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企业兼职教师186人27%
高级工程师职称258人38%
军工背景教师306人45%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航空复合材料中心配备自动铺丝机等设备价值3200万元;航天测控中心拥有卫星模拟指控大厅;斥资1.2亿元建设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可完成LEAP发动机拆解教学。

  • 核心设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DMG)、航空液压测试台(海特)
  • 实训室:飞机铆接实训室(1:1波音737机身段)
  • 虚拟仿真:空客A320飞行模拟系统(含故障诊断模块)

五、产教融合机制

创新“三阶递进”培养模式:第1学年校内基础训练→第2学年企业轮岗实训→第3学年项目化跟岗实习。与成飞集团共建“飞机蒙皮数字化车间”,实现教学任务与企业订单同步执行,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8000万元。

合作维度典型案例成果指标
订单培养中航无人机"翼龙班"年均输送120人
技术攻关航空紧固件智能检测系统获国防专利2项
标准共建军用飞机维修手册(校企联合编制)纳入部队采购目录

六、就业质量分析

2023届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系统就业占比达76.3%,其中主机厂(成飞、西飞等)接收量同比增长15%。平均起薪6820元/月,较省内同类院校高23%。建立“职业发展追踪系统”,显示毕业生3年内晋升班组长比例达41%。

  • 主要就业单位:中航工业(38%)、民航系统(27%)、航天科技(19%)
  • 典型岗位:飞机装配工(持AS9100证书)、航电设备调试员、卫星总装操作员
  • 海外就业:柬埔寨吴哥航空技术团队(2022年派遣)

七、科研创新能力

近五年获授权专利87项,其中“航空零部件柔性夹具系统”实现技术转让收入360万元。牵头制定《无人机维护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3项,参与国家航天局“空间站舱外维修训练装置”研发项目。

科研成果类型数量转化金额
发明专利29项1200万元
实用新型58项680万元
技术标准15项行业采纳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高端实训设备迭代压力(如虚拟维修系统需升级AR/VR版本),省外优质生源竞争加剧等问题。但受益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学校正筹建“西部航空航天产教联合体”,规划建设航天热控实验室、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实训中心等新平台。

该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生态,其“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值得推广。未来需在智能化教学转型、跨学科专业融合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匹配我国从航空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人才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