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详细地址(泸州江阳职院地址)

泸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详细地址(泸州江阳职院地址)

泸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详细地址的综合评述:

泸	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详细地址

泸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具体坐落于长江与沱江交汇处的长沱两江新城核心区域。其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既依托泸州主城区成熟的城市配套,又紧邻长江经济开发区与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形成产教融合的天然优势。学院东接蜀泸大道,西邻未来大道,北靠城北高铁枢纽,南望长江生态公园,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该选址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轴线”与“产业布局导向”的双重考量,既满足职业教育对实践场景的需求,又为师生提供便捷的生活圈。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学院所在位置恰处泸州“东进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节点,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形成15分钟联动圈,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精准对接平台。

一、地理坐标与行政区划

学院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8°、北纬28.91°,行政区划隶属于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该区域原为老工业基地,经城市更新后转型为产教融合示范区。校区占地约450亩,东至华升北路,西抵未来大道,南接长江二桥引桥,北至学院中路。所属街道办为茜草街道办事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覆盖周边3个居民小区与2个商业综合体。

维度数据详情
经纬度105.38°E,28.91°N
行政归属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
四至范围东至华升北路,西抵未来大道,南接长江二桥引桥,北至学院中路

二、交通网络与通勤效率

学院构建了“空铁水陆”立体交通体系。距离泸州高铁站(绵泸高铁)仅3.2公里,车程8分钟;泸州云龙机场15公里,通过城北快速路25分钟可达。水路依托长江码头群,可直达重庆、宜宾等港口城市。公交线路方面,校门口设有12条公交线路站点,其中旅游观光专线串联泸州地标景点。轨道交通规划中,泸州地铁2号线未来将在学院东侧设站。

交通方式距离/耗时接驳线路
高铁3.2公里/8分钟泸州站-学院定制公交
航空15公里/25分钟云龙机场巴士3号线
水运长江码头500米泸州-重庆货运专线

三、周边产业与商业配套

学院处于泸州国家高新区与自贸区“双区叠加”地带。3公里半径内集聚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7个特色园区。商业配套方面,万达广场、万象汇两大城市综合体均在10分钟车程内。医疗资源覆盖三级甲等医院2所(泸州市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基础教育机构包含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及2所重点中小学。

配套类型名称距离
产业园区国家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1.2公里
商业综合体泸州万达广场3.5公里
医疗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2.8公里

四、校区空间布局特征

校园采用“一心两轴多组团”规划结构。教学核心区由图书馆、实训中心、行政楼组成,通过银杏大道与樱花大道形成两条景观轴线。生活区包含6栋学生公寓、2个食堂及体育场馆,采用半围合式布局。产教融合区单独设置实训工厂、创新创业园,与周边企业通过连廊实现物理衔接。绿化覆盖率达45%,保留原生乔木300余棵,水体面积占8%。

五、历史沿革与地址变迁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泸州建筑工程学校,原址位于江阳区忠山路。2021年整体迁入现址,新校区建设投资8.6亿元,分三期完成。迁建过程同步实施“专业群+产业链”匹配工程,将土木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实训基地直接嵌入对应产业园区。老校区现作为继续教育基地保留,形成“一校两址”功能分区。

六、战略定位与区位优势

选址体现三大战略意图:一是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地处渝昆高铁与沿江高铁交汇节点;二是对接泸州“千亿产业”计划,毗邻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三是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依托黄金水道构建开放型办学格局。学院与华为(泸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直线距离仅1.5公里,与郎酒庄园文旅项目隔江相望,形成“校企景”联动发展模式。

七、智慧校园与基础设施

校园网络实现万兆主干、千兆到户,部署5G+WiFi6双模覆盖。物流系统配备智能快递柜与无人配送车。能源管理采用合同节水模式,雨水回收系统覆盖80%绿化灌溉。安防体系集成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热力图监控等技术。特殊建筑包括装配式建筑实训馆(按德国被动房标准建造)、BIM技术体验中心等。

八、未来发展规划展望

根据《泸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院将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新增用地200亩建设康养护理实训基地。计划打通地下通道连接相邻产业园区,形成“楼上教学、楼下车间”的实景课堂。交通方面将增设学院路下穿隧道,实现与高铁站10分钟直达。远期规划建设长江水上实训码头,开发船舶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泸州江阳城建职业学院选址兼具地理区位优势与产业协同价值,其空间布局既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又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交通网络的密集覆盖与产业生态的紧密衔接,使该地址成为培养新型建筑产业人才的沃土。随着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推进,学院所在区域将持续释放产教融合的创新动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