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五年制(四川铁道职院五年制)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五年制(四川铁道职院五年制)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五年制教育体系是面向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培养模式,其以“校企双元育人”“工学交替衔接”为核心特征,构建了贯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体系。该模式依托中国铁路成都局、中铁二院等龙头企业资源,形成“订单培养+岗位导向”的办学特色,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以上,尤其在动车组检修、信号控制等紧缺岗位占据优势。通过“3+2”分段培养设计,前三年夯实文化基础与专业认知,后两年强化岗位技能与职业认证,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四	川铁道职业学院五年制

一、培养模式与学制架构

五年制教育采用“中高职贯通”培养框架,前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后两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课程设置遵循“基础能力分层递进、专业技能螺旋上升”原则,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岗位方向课”三级课程体系。

学制阶段核心培养目标主修课程类型职业资格获取
第1-3学年(中职阶段)文化基础巩固/专业认知启蒙铁道概论、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普通话二甲/计算机一级
第4-5学年(高职阶段)技术技能强化/岗位适配训练动车组检修技术、CTC系统维护轨道车辆检车员/信号工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前三年侧重通识教育与专业群基础,后两年按岗位方向细分。实践教学占比达60%,包含校内实训、企业跟岗、顶岗实习等环节。

课程类别理论教学占比实践教学占比典型教学形式
公共基础课35%15%理实一体化教学
专业核心课25%45%虚拟仿真+实景操作
岗位方向课15%70%企业导师带教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38%。建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智慧车站模拟系统等教学场所,设备资产总值超1.2亿元。

师资类型人数比例企业经历要求代表教学成果
校内专任教师62%半年以上现场实践省级精品课程3门
企业兼职教师38%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现场案例库建设

四、学生管理与素质培养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建立“德育积分+技能星级”评价体系。推行“双导师制”,每班配备专职辅导员和企业成长导师。校园文化融入“铁军精神”传承,开展轨道工匠讲堂、标准化作业竞赛等活动。

  • 日常管理:实行早操考勤、统一着装、标准化内务制度
  • 素质拓展:开设轨道文化研学、应急处置演练等特色课程
  • 评价机制:将联调联试参与度、故障处理时效纳入考核指标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国有铁路企业比例达78%,其中成都局集团接收占比65%。岗位覆盖动车组地勤机械师、通信信号维护、站场设备巡检等技术序列,平均起薪高于省际同专业毕业生15%。

就业单位类型2023届占比典型岗位平均月薪
铁路局集团公司78%动车组检修/调度助理5800元
工程局有限公司15%线路测量/施工监理6200元
地方轨道交通7%站务管理/票务运营4500元

六、升学通道与学历提升

搭建“五年制高职-专升本-在职硕士”成长通道,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高本衔接”项目。每年约12%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在职员工学历提升覆盖率达90%。

  • 专升本途径:普通高校专项计划/自学考试
  • 合作院校:西南交大希望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 继续教育:国家开放大学轨道交通专业定向班

七、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形成“四共八通”产教融合机制,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共建“智慧城轨学院”,联合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规范》等企业标准。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12个,开展技术攻关项目27项。

合作模式参与企业共建内容成效指标
订单培养中铁二局、中铁电气化局设立“中铁电化班”年输送200人
实训基地共建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段实训中心年培训量3000人次
技术研发中车成都公司转向架检测联合实验室获专利9项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智能装备迭代快于教学更新、企业新型岗位标准升级等挑战。需加强“数字孪生”实训室建设,开发AR远程协作教学系统,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培养体系。建议建立行业技术预警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群设置。

未来将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全覆盖,重点突破高铁智能运维、绿色建造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服务国家轨道交通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