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三大专业集群。学校现为国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达12.6万平方米,拥有价值3800万元的实训设备。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泸州老窖、华为泸州基地等3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5%,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体系。
一、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4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形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三大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实训课程占比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 65% | 泸州老窖、长江机械 |
现代服务 | 会计事务、旅游服务 | 58% | 巨洋酒店、西南商贸城 |
数字技术 |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 | 70% | 华为泸州基地、阿里云 |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认证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25%。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 |
---|---|---|---|
正高级教师 | 24 | 13.2% | 年均60天 |
双师型教师 | 127 | 70% | 年均45天 |
企业兼职教师 | 45 | 24.7% | — |
三、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成“校中厂”实训中心8个,其中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实训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涵盖机械加工、智能控制、电子商务等领域。
实训类型 | 设备价值 | 工位数量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1200万元 | 200工位 | 长江机械 |
电子商务实训室 | 350万元 | 150工位 | 京东泸州仓 |
汽车维修实训楼 | 800万元 | 120工位 | 比亚迪4S店 |
四、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推行“1.5+1.5”分段式培养,前1.5年在校学习,后1.5年企业轮岗实训。与泸州老窖共建“匠韵班”,实行“师徒制”传承培养。近三届毕业生中,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例达92%,其中高级工证书占比35%。
五、就业质量分析
2020-2022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本地就业占比68%,长三角地区占22%,粤港澳大湾区占10%。就业起薪平均达4500元/月,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平均起薪 |
---|---|---|---|
2020 | 97.8% | 81% | 4320元 |
2021 | 98.5% | 83% | 4560元 |
2022 | 98.2% | 85% | 4680元 |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泸州高新区、长江经济开发区提供定制化培训。2022年完成“白酒酿造”“智能装备维护”等专项培训12期,培训企业员工860人。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学校投入68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教学场所5G网络全覆盖。开发“泸专在线”学习平台,累计上线课程资源260GB,疫情期间保障98%学生参与线上学习。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需求,学校存在专业迭代滞后、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新兴专业,二是深化与华为的“鲲鹏产业学院”合作,三是扩建产教融合园,新增实训面积8000平方米。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泸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双元育人”模式和实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议进一步强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本科院校的贯通培养,在数字经济领域拓展专业边界,持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