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遂宁职业科技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观音文化之乡遂宁市。学院以“立足遂宁、服务成渝、辐射全国”为定位,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需求,形成“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的办学格局。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万名。
学院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1.2万余人,开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6个二级学院,覆盖3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3个,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与企业联合培养产业教授26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0%,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然而,作为地方新兴高职院校,学院仍面临高端人才引进难、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国际化水平偏低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深化与头部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级。
一、院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四川遂宁职业科技学院前身为2007年成立的遂宁技工学校,201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2年获评“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校园规划遵循“产教融合”理念,分为教学区、实训区、创新创业区三大功能板块,配备智能化教室120间、虚拟仿真实训室18个。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2007年(高职始于2019年) |
校区面积 | 1200亩(含生态湿地实训场300亩) |
固定资产总值 | 8.7亿元(含企业捐赠设备1.2亿元) |
馆藏资源 | 纸质图书65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12个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三大产业集群,构建“梯度递进”专业体系。其中,智能装备技术专业群对接遂宁锂电产业园需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服务川北乡村振兴战略。课程设置采用“岗位能力+X证书”模式,开发活页式教材12部,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
核心指标 | 数值 | 对标院校 |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4个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6个) |
1+X证书试点 | 15项 | 成都工业学院(22项) |
校企共研课程比 | 78% |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8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人才计划,通过“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教师企业顶岗”实现双向流动。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培养体系,近3年选派230人次赴德国、新加坡研修。柔性引进行业专家42人,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12个。
类别 | 比例 | 典型案例 |
---|---|---|
高级职称教师 | 35% | 机电学院教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
双师型教师 | 68% | 与比亚迪联合培养新能源汽车讲师团 |
企业兼职教师 | 22% | 引自京东方、惠科等企业的技术总监 |
四、实践教学体系
建成“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9个,与射洪锂电产业园共建“锂电材料产业学院”,实现“车间即课堂”。推行“三阶递进”实训模式:第1学期认知实习、第3学期跟岗实训、第5学期顶岗实习,覆盖率达100%。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
- 国家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园
- 省级产教融合平台:川渝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电子商务双创中心
- 校企合作项目:与恩捷股份共建锂电技术实训线,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3年纵向课题立项126项,技术交易到款额2300万元,完成企业横向课题45项。组建“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中心”“智能装备维护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服务遂宁经开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2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8000人次,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显著。
维度 | 数据表现 | 区域贡献度 |
---|---|---|
专利授权量 | 187项(发明专利23项) | 占全市高职院校总量的65% |
技术成果转化 | 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 | 支撑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
社会培训 | 年均2.4万人次 | 覆盖全市80%乡镇农业技术人员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实施“生涯导航-技能强化-创业扶持”三维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校友企业联盟库(含企业360家)。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68%,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2%,自主创业率8.3%。雇主评价显示,学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8个月,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重点合作企业:蜂巢能源、喜之郎、沱牌舍得
- 典型就业案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进入宁德时代占比27%
- 升学渠道:与西华大学等本科院校贯通培养项目录取率达91%
七、数字化与国际化建设
投入3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开发“智教云平台”集成AI助学、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开展“2+1+1”联合培养,招收老挝、缅甸留学生126人。开发国际产能合作课程包,承接“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项目4个。
项目 | 进展 | 成效 |
---|---|---|
跨境电商实训室 | 对接亚马逊云服务 | 学生运营店铺月销售额破50万美元 |
鲁班工坊(海外) | 在柬埔寨建设完成 | 培训当地技术员230人次 |
双语课程开发 | 覆盖8个专业核心课 | 输出标准获丝路国家院校采纳 |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双高计划”建设关键期,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高端产业教授占比不足(现为12%),需强化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二是科研反哺教学效能待提升,横向课题到账经费仅占总收入的18%;三是国际化认证专业覆盖率偏低(现为15%)。建议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机遇,深化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产业联动,打造“锂电材料”“智能装备”特色品牌。
四川遂宁职业科技学院作为区域职教改革先行者,通过“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创新,已形成可复制的产教融合范式。未来需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生态闭环,力争成为西部职业教育现代化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