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三台刘营职高有什么专业(三台职高专业)

三台刘营职高有什么专业(三台职高专业)

三台刘营职高作为一所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机构,其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核心的四大专业集群。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涵盖中职教育、技能培训、升学辅导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开设专业总数达18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骨干专业5个,形成“农业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对接工业转型、数字技能服务产业升级”的特色布局。

三	台刘营职高有什么专业

在专业建设上,学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建有现代农业实训基地、智能制造车间、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等实体化教学场景,并与京东、比亚迪、新希望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对口升学率超过40%,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双向发展路径。以下从八个维度对其专业体系进行深度解析。

一、专业分类与产业匹配度分析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对应产业领域 核心课程
现代农业技术群 农作物植保、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 乡村振兴/生态农业 农业物联网、病虫害防治、食品检验
智能制造技术群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高端装备制造/工业4.0 CAD建模、PLC控制、液压传动
数字信息技术群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 数字经济/智慧城乡 Java编程、网络营销、智能终端维护
现代服务技术群 会计事务、旅游管理、幼儿保育 文旅产业/社区服务 财务实务、导游实务、幼儿心理学

二、重点专业建设对比分析

专业名称 省级重点专业 市级骨干专业 校级特色专业
现代农业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应用
会计事务

三、实训资源配置对比

专业群 实训基地面积 设备价值 合作企业数量
现代农业技术群 3200㎡(含种植园/养殖场) 850万元 12家(含新希望六和)
智能制造技术群 2800㎡(含数控车间) 1200万元 15家(含比亚迪绵阳基地)
信息技术群 1500㎡(云计算机房) 600万元 8家(含京东西南运营中心)

四、师资结构与双师比例

指标类型 全校数据 重点专业群数据
专任教师总数 146人 98人(占67%)
硕士以上学历 32人(22%) 24人(24.5%)
高级职称教师 45人(31%) 31人(31.6%)
双师型教师 89人(60.9%) 67人(68.4%)

五、课程体系构建逻辑

学校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三级课程架构,其中:
  • 公共基础课占比30%,涵盖德育、语文、数学等核心素养课程
  • 专业核心课占比50%,按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化课程(如农机维修实务、工业机器人编程)
  • 拓展选修课占比20%,设置“X证书”培训模块(如电商运营、CAD绘图)
重点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农业植保员、电工证、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

六、就业与升学质量对比

评价维度 直接就业 对口单招 校企合作订单班
2023届就业率 96.2% - 85.7%(比亚迪定向班)
平均起薪 3800-4500元 - 4800-5500元
升学院校层次 - 四川农业大学(3.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18.7%) -

七、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建立“产业需求调研→专业诊断评估→招生规模调控”的闭环管理系统,近三年累计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老年服务与管理2个专业,撤销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整合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每年发布《专业建设蓝皮书》,依据区域用工需求变化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智能制造类专业年增幅达15%,现代服务类专业保持稳定。

八、社会服务能力延伸

学校依托专业资源开展三项社会服务: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培训800人次,覆盖果蔬种植、畜禽养殖等课程
  •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为台沃科技、梓州实业等本地企业定制培训方案
  • 社区教育服务:开设老年智能设备使用、家庭园艺等公益课程
特别在乡村振兴领域,学校派出农技专家团队指导周边乡镇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过多维度的专业体系建设,三台刘营职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需求的精准对接。其“农业固本、工科强基、数字赋能”的专业布局策略,既保障了传统优势专业的持续竞争力,又通过新兴专业培育适应产业升级的人才储备。在实训资源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创新等方面的系统化推进,使学校成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典范样本。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专业布局,构建更完整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矩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