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元市利州区职高(广元利州职高)

广元市利州区职高(广元利州职高)

广元市利州区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利州职高”)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7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学校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四大类12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等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60%左右,形成了“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的办学特色。

广	元市利州区职高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电子商务等36个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价值3200万元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中,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省级骨干教师12人。学校与京东集团、中兴通讯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班”培养,年输送实习生超800人。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利州职高前身为广元市第一职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职业高级中学,2015年被纳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定位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双重培养目标,形成“升学与就业并行、学历与证书并重”的办学路径。

时间重大事件发展成效
1987-2000年初创阶段,开设农林、建筑等基础专业累计培养技能人才3000余人
2001-2010年专业结构调整,引入数控、电子等新兴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增至5个
2011-2023年产教融合深化,建成3个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企业达42家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广元市“5+5”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定制”三级架构,开发《工业机器人编程》《跨境电商运营》等12门校本教材,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合作企业就业岗位
加工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四川长虹、比亚迪数控编程员、设备维护工程师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技术华为技术、京东方网络工程师、数据采集员
财经商贸类会计事务、电子商务阿里巴巴、顺丰物流电商运营、财务专员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工程,通过企业挂职、技能大赛、国际研修等途径提升教师能力。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高级职称教师4531.7%主持省级课题5项
“双师型”教师9768.3%开发企业培训课程23门
企业兼职教师3826.8%参与教材编写12本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框架。与京东物流共建“智慧仓储”订单班,实现“教室-实训室-企业车间”三场景联动教学。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9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

五、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牵头成立广元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与4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4个。引企入校设立“中兴通信学院”“京东电商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年接收企业实践项目经费超500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8%,主要服务于广元市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学校年开展社会培训超1万人次,承接“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等政府项目,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格局。

七、数字化转型举措

建成5G智慧校园,开发“云上课堂”教学平台,实现VR/AR虚拟实训全覆盖。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累计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2.1TB,疫情期间保障98%课程线上运行。

八、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未来拟重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专业,深化与成渝高校的“3+2”贯通培养,力争五年内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利州职高通过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支撑了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为中职学校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学校需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能力,在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数字素养等领域突破瓶颈,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