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以下简称“成都财贸职高”)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始终以“厚德精技,财商融合”为办学理念,构建了以财经商贸为核心,信息技术、旅游服务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依托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基础,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中高职衔接贯通、校企双元育人”的特色路径。其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四川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超200项,被誉为“西部财经人才摇篮”。学校通过“模块化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大师工作室”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传统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成都市第三十二中学,1983年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办职业教育,2000年正式更名为现名。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确立“立足成都、辐射西南、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鉴定”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标志性成果 |
---|---|---|
1983-2000 | 西南地区首个会计专业中职班设立 | 开创四川中职财经教育先河 |
2001-2010 | 入选国家级重点职高 | 建成省级财经实训基地 |
2011-至今 | 获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 | 开发X证书制度试点标准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财经商贸为主体,信息技术与旅游服务为两翼”的专业集群,其中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大专业入选四川省“三名工程”建设项目。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基础能力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拓展类课程占比25%。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会计事务 | 财务会计实务、税务代理实务、财务软件应用 | 初级会计职称、ERP财务管理师 |
电子商务 | 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师(中级)、1+X网店运营推广 |
旅游服务 | 导游实务、调酒与茶艺、会展策划 | 导游资格证、酒店管理师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国际研修等方式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占比45%,硕士以上学历达78%。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校企联合研发课程资源包47套。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84 | 45% |
双师型教师 | 152 | 82% |
企业兼职导师 | 68 | -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岗位导向、能力递进”培养模式,构建“基础认知—专项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培养体系。与京东、用友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2个,开发《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活页式教材9本,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误差率≤5%。
五、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化实训中心,涵盖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智能财税实验室等18个实训场所。其中金融事务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更新频率保持每两年迭代15%以上。
六、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牵头组建“成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46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832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0%,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天以内。
七、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27项,创业孵化项目注册成功率81%。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对口就业率98.2%,平均起薪较区域中职均值高23%。麦可思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超过95%。
八、数字化转型成效
学校建成“财贸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开发微课资源2300余个,实现教学过程全场景数字化覆盖。疫情期间保障98%课程线上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测评达标率从63%提升至92%。
成都财贸职高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建设、深度化的产教融合、智能化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范式。其“能力本位、服务发展”的办学实践,不仅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更通过标准化课程资源输出、师资培训服务等方式,带动西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未来需在国际化标准引进、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