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古蔺县职业高中学校(以下简称“古蔺职高”)位于泸州市古蔺县,是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依托地方产业需求开设专业,形成“升学+就业”双轨培养模式。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建设,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数据显示,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2%,对口岗位覆盖率超85%,本地企业合作覆盖率达70%以上,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古蔺职高始建于1987年,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4300余人,教职工286人。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6大专业群。核心定位为“服务地方产业、培养技术人才”,重点对接古蔺县白酒制造、生态农业、旅游服务等支柱产业需求。
指标 | 2020年 | 2023年 |
---|---|---|
在校生人数 | 3600 | 4300 |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89% | 94% |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 42家 | 68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产业导向型”专业体系,重点专业包括白酒酿造、电子商务、汽车维修、旅游服务等。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占比达60%,推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例如,白酒专业与郎酒集团合作开发课程,实训环节直接在企业生产线上完成。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占比 | 合作企业 |
---|---|---|---|
白酒酿造 | 酿酒工艺、品控技术、勾调实务 | 65% | 郎酒集团、川酒集团 |
电子商务 | 网店运营、直播技术、物流管理 | 60% | 京东云、拼多多 |
汽车维修 | 新能源技术、故障诊断、钣金工艺 | 70% | 比亚迪、蔚来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3个月企业实践。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8人,占20%;“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对比川内同类职高,古蔺职高在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上具有优势。
指标 | 古蔺职高 | 四川职高平均水平 |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20% | 15% |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 | 32% | 25% |
师生比 | 1:15 | 1:18 |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分层培养”机制,设立升学班(本科冲刺)与技能班(订单培养)。2023年高考升学率达78%,其中本科上线率12%;就业学生中,80%进入省内企业,岗位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
类别 | 2021届 | 2023届 |
---|---|---|
升学率 | 68% | 78% |
本地就业率 | 72% | 83% |
岗位对口率 | 81% | 87% |
五、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投入80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包含白酒酿造实训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等。实训设备总值达3500万元,生均设备价值超8000元,高于全省中职学校平均水平。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采用“订单班+顶岗实习”模式,与郎酒集团共建“郎酒学院”,实现招生即招工;与京东合作开展“电商直播人才孵化项目”。2023年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45%,企业满意度超90%。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达3000人次;牵头成立“赤水河职业教育联盟”,联合贵州、云南等地职校共享资源。2023年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校”。
八、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未来需加强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专业建设,深化与头部企业的合作层次,推动职教本科贯通培养。
总的来说呢,古蔺职高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形成了“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的办学特色。其“双师型”师资培养、订单化培养模式及本土化专业布局,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然而,在产业快速迭代背景下,如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仍是学校持续突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