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江堰职业高中(以下简称“都江职高”)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市,是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践基地。学校依托“天府之国”的地理优势与都江堰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构建了以旅游服务、水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产教融合、校地共生”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国际化办学、强化技能竞赛等路径,实现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5%,成为西南地区职业院校中“立足地方、辐射全国”的典范。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4000人,开设16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85%,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数量达12个,年均承接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其“水利+旅游”专业集群建设经验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典型案例,并与都江堰景区管理局、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形成深度合作网络。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都江职高始建于1983年,前身为都江堰市农业中学,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上海援建全面重建,更名为现名并转型为综合性职业高中。学校锚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目标,确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服务业技术人才”定位,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融入创新链”的办学逻辑。
时间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转型方向 |
---|---|---|
1983-2005年 | 农业技能培训为主 | 基础技能型人才培养 |
2008-2015年 | 灾后重建与沪都合作 | 设施升级与产教融合起步 |
2016年至今 | 省级示范校建设 | 智慧校园与国际化办学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文旅+水利+现代农业”三位一体的专业架构,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三大专业群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模式,引入都江堰水利工程文化、川西非遗技艺等本土资源,开发《都江堰治水智慧》《川菜非遗传承》等特色校本课程。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校企合作单位 | 技能证书通过率 |
---|---|---|---|
旅游服务类 | 旅游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 | 青城山景区管委会、希尔顿酒店 | 92% |
水利工程类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给排水技术 | 中国电建集团、都江堰水务局 | 88% |
现代农业类 | 园艺技术、农产品电商 | 拼多多都江堰馆、成都农科院 | 85%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流动站”机制,聘请都江堰市非遗传承人、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45%,建成水利模型研创中心、智能餐饮实训室等12个高标准实训场所。2022年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2万元,居四川省中职学校前列。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67项。升学渠道方面,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3+2”中高职衔接项目,年均输送升学学生超1200人;就业市场覆盖成都都市圈300余家企业,旅游类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1:5。
年份 | 升学率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20 | 73% | 97.8% | 89% |
2021 | 76% | 98.2% | 91% |
2022 | 78% | 98.5% | 92%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都江堰市政府共建“文旅产业学院”,联合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园开展订单培养,形成“教室即工坊、教师即师傅”的实践教学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如希尔顿酒店定制《国际礼仪标准》课程,水利部门提供真实工程案例库。2022年校企共同研发横向课题5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200万元。
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承担都江堰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任务,年培训量占全市总量的40%。依托川西林盘研究院,开展“传统竹艺”“都江堰放水节文化解说”等非遗传承项目,累计培养非遗学徒300余人。疫情期间为本地企业输送顶岗实习生1200人次,助力复工复产,获评“四川省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学校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校、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姊妹校关系,开展“水利工程技术”专业标准输出。2021年起招收“一带一路”国际班学生,开发中英双语课程包,承接老挝水利官员培训项目。目前累计接待境外考察团27批次,输出教学资源包12套,国际化指数居四川省中职学校前三。
八、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职教高考改革等新形势,学校存在三大挑战:一是新兴专业(如智慧文旅、数字水利)师资储备不足;二是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技术迭代;三是县域职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有限。对此,学校启动“双师素质提升工程”,与华为、京东共建产业学院,设立“天府学者”特聘岗位,计划三年内实现专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都江堰职业高中通过精准对接区域经济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已形成“立足都江堰、服务成渝圈、辐射东南亚”的办学格局。其“水利+旅游”特色专业群建设经验为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实现从“技能型职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