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中江技校(中江职校)

中江技校(中江职校)

中江技校作为区域性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技能培养+职业认证+定向就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依托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重点建设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核心专业,并与多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然而,在师资结构、实践设备更新频率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横向对比同类院校,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但高端岗位适配性与行业头部院校相比尚有差距。

中	江技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中江技校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国营机械厂技工培训班,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4200人,开设23个专业,覆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领域。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层次
1985-2007厂办技工班(年培训量300人)非学历教育
2008-2015省级重点中职立项全日制中专
2016-至今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高职衔接试点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制度。重点专业实行“1.5+1.5”分段培养,前1.5年在校学习,后1.5年企业顶岗实习。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
数控技术机械制图、CAM编程、多轴加工数控车工/铣工中级
工业机器人PLC控制、伺服系统调试、视觉检测电工/机器人操作三级
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师四级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246人,生师比17:1。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持有职业资格证)达67%。但硕士以上学历仅占18%,对比省内一流技校45%的比例存在明显差距。

指标中江技校全省中职均值A类示范校
正高职称比例8%6%15%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22%15%30%
专业带头人数量9人3-5人12人

四、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建有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8大实训中心,设备总资产达8600万元。其中价值超50万元的精密加工设备占比15%,较三年前提升8个百分点。

  • 校内实训室:120间(含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校外合作企业:签约142家,其中深度合作(共建课程/师资)48家
  • 人均实训工位:0.85个(机械制造类专业达1.2个)

五、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7%,对口就业率78.4%。薪资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从事技术岗位比例达63%。但晋升主管岗位平均需4.2年,长于行业标杆院校的3.5年。

5200元85.3%72%
指标中江技校全国中职均值长三角示范校
就业起薪4820元4350元
专业对口率78.4%68.2%
三年留存率64%55%

六、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实行“军事化+学分制”管理模式,建立包含思想品德、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专项奖学金覆盖率达35%,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咨询师4人。

  • 日常管理:6S宿舍标准,每日晨跑考勤
  • 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覆盖率82%,企业订单班补贴最高6000元/年
  • 社团活动:技能社团23个,年均开展竞赛活动40余场次

七、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与本地装备产业园形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成果共享”机制。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17门,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9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20万元。

合作形式参与企业数年度收益学生参与率
订单培养34家185万41%
顶岗实习89家95万76%
横向课题12家40万技术班100%

八、社会认可度与发展瓶颈

在本地区家长择校意向调查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两所国家级重点职校。但面临以下挑战: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滞后、跨区域招生竞争力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缓慢。

未来需重点突破三个方面:一是引进高端设备提升精密加工实训能力;二是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是深化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有望在新一轮职教改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