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岳县第一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扎根于川东农业大县,依托柠檬之都、石刻之乡的区域优势,形成“产教融合、校地共生”的办学特色。学院始建于1985年,历经多次转型,2019年通过省级“双高计划”验收,现开设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商贸管理等6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作为县域经济人才供给核心载体,学院年均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000人,本地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75%以上,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安岳县农业职业中学,2003年升格为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紧扣“服务成渝产业、赋能县域经济”,形成“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位一体的专业架构。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层次 |
---|---|---|
1985-2002 | 农业职业中学阶段 | 中专教育 |
2003-2014 | 国家级重点中职建设 | 中职教育 |
2015-至今 | 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 高职教育 |
二、地理区位与基础设施
校区位于安岳县城东工业园区,占地1200亩,毗邻成安渝高速出口,形成“教学区-实训基地-创业园”三区联动布局。
基础设施 | 数量 | 特色说明 |
---|---|---|
校内实训中心 | 18个 | 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 |
校企合作基地 | 23家 | 与海尔、通威等企业共建 |
数字教学资源 | 120TB | 含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
三、专业集群与课程体系
构建“柠檬+”“清洁能源+”特色专业群,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匹配区域产业链。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就业对口率 |
---|---|---|
现代农业技术群 | 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 | 89% |
智能制造技术群 | 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 | 82% |
商贸服务群 |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 76% |
四、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建立“企业技术骨干+高校教授”协同教学机制。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217人 | 38% |
双师型教师 | 345人 | 55% |
企业兼职教师 | 156人 | 24% |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推行“季节学期制”与“项目导师制”,近三年毕业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
指标 | 2022届 | 2023届 |
---|---|---|
毕业去向落实率 | 96.7% | 97.4% |
本地就业比例 | 73% | 76% |
雇主满意度 | 92.5分 | 93.8分 |
六、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与县政府共建“安岳柠檬产业学院”。
- 技术成果转化: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达480万元
- 社区教育:开发老年康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项目
- 国际合作:与老挝国立大学共建“现代农业技术中心”
七、质量保障与特色创新
构建“四维质量监控体系”,创新“田间课堂”“车间课堂”教学模式。
质量工程 | 建设成效 |
---|---|
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 12门 |
教学能力比赛国赛奖项 | 3项 |
1+X证书试点 | 覆盖15个职业领域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临县域财政支撑有限、高端产业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5年建成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2030年实现专业群与成渝产业链全对接,2035年跻身国家“双高计划”培育单位。
该学院作为县域职业教育改革样板,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其“立足产业办专业、围绕需求育人才”的实践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有益启示。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领域持续突破,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