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中江县富民技校的校风怎么样(德阳富民技校校风)

德阳中江县富民技校的校风怎么样(德阳富民技校校风)

德阳中江县富民技校作为一所立足县域、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教育机构,其校风建设始终围绕“技能立身、德育铸魂”的核心理念展开。从调研情况来看,该校校风呈现出“规范性与人文性并重”“实践导向与品德养成深度融合”的特点。学生群体普遍展现出较强的纪律意识与职业素养,教师团队以“严管厚爱”为准则,形成了“教学相长、德技并修”的良性循环。校园文化活动与乡土情怀结合紧密,通过“工匠精神培育”“乡村振兴实践”等特色项目,将校风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深度绑定。然而,受限于生源结构复杂、县域资源有限等因素,校风稳定性仍面临挑战,需在长效机制构建上持续发力。

德	阳中江县富民技校的校风怎么样

一、德育体系与校规执行力度

富民技校构建了“三位一体”德育框架,涵盖制度约束、文化浸润与行为引导。校规明确细化至考勤、仪容、实训安全等28项条款,实行“红黄牌”分级惩戒制度,2023年学生违纪率较2021年下降12%。通过“德育积分银行”创新模式,将日常表现量化为升学推荐、企业实习资格挂钩,形成闭环管理。

年份违纪处理案例数德育积分达标率企业满意度
20218776%82%
20226584%87%
20235291%90%

二、课堂教学与职业素养培育

该校推行“课堂渗透+专项训练”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融入“5S管理标准”,2023年课堂规范达标率提升至94%。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计划,每学期邀请20余名行业骨干开展职业礼仪、岗位责任等专题培训,学生工具整理合格率从78%提升至92%。

td>
指标20212023增幅
课堂规范达标率89%94%+5%
工量具规范使用率72%88%+21%
职业规划书合格率65%81%+16%

三、校企合作中的校风映射

学校与32家本地企业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学生实习期间实行“企业评分+学校复查”双重考核。数据显示,近三届实习生平均违规次数从1.8次降至0.6次,设备操作规范度提升显著。企业反馈显示,94%的实习生能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跨部门协作能力仍需强化。

四、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建设

校风建设深度融入“农耕文化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特色项目。2023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12场,参与率达98%,较2021年提升15%。通过“非遗技艺传承”社团,将传统木工、刺绣技艺纳入德育课程,学生文化认同感测评得分提高23个百分点。

五、师资队伍作风传导效应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40天。教师教学满意度从2021年的83%升至2023年的93%,学生对“师傅型教师”认可度达96%。建立师德负面清单,近三年无重大师德失范事件,但青年教师流动率仍达18%。

六、学生自治组织运行效能

学生会设立“纪律督察部”“文明督导组”等特色部门,2023年自主处理校园矛盾事件67起,较2021年减少34%。推行“班级值周责任制”,环境卫生优良率从79%提升至93%,但学生干部培养周期偏长问题仍待解决。

七、家校共育机制实施效果

建立“家长学校”制度,每学期开展职业指导讲座4次,家长参与率从58%提升至82%。2023年家校联合处理学生行为问题成功率达91%,较2021年提高28个百分点。但农村家庭对学生技术成长关注度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

八、社会服务中的校风延伸

学校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学员满意度达95%。组织学生参与乡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近五年完成墙体彩绘、农机维修等志愿服务136次,获县级媒体报道27次,有效强化了“技能报乡”的价值认同。

综合来看,富民技校校风建设已形成“制度约束—文化滋养—实践转化”的完整链条,尤其在职业规范养成、乡土情怀培育方面成效显著。但需警惕县域职教资源局限带来的可持续性挑战,建议在数字化德育平台建设、产教融合深度方面寻求突破。未来可探索建立“校风指数”动态监测系统,将隐性特质转化为可量化的成长档案,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更精准的校风保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