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丽娜老师作为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骨干,其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核心理念。她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教学指导思想,在课程开发、技能培养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通过深度整合区域产业需求与教学资源,朱丽娜老师主导构建了“岗位导向型”课程体系,并创新性地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所教授班级的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标杆。
在教学方法上,朱丽娜老师突破传统职教课堂的局限,首创“三维联动”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实训+创业模拟”的递进式培养,将单一技能训练拓展为综合职业能力塑造。她主持开发的《电子商务实战》《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等校本教材,被纳入宜宾市职业院校共享资源库。同时,朱丽娜老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其教育实践不仅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更通过技术帮扶、师资培训等方式推动区域职教协同发展,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
一、教学成果与核心数据
朱丽娜老师的教学成果集中体现在学生技能提升、竞赛成绩及就业质量三大维度。
指标类别 | 2018-2020 | 2021-2023 | 横向对比(全校均值) |
---|---|---|---|
技能竞赛获奖(省级/市级) | 3项/5项 | 7项/12项 | 1.2项/2.5项 |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 89% | 96% | 78% |
企业满意度评分(满分100) | 82 | 91 | 76 |
数据显示,朱丽娜老师团队的教学成效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在产教融合深化后,企业满意度与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二、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朱丽娜老师主导构建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
- 基础阶段:融入VR虚拟仿真技术,强化岗位认知
- 进阶阶段:采用“项目制+轮岗实训”,对接企业真实生产流程
- 高阶阶段:开设“创新创业孵化营”,培育学生综合竞争力
其开发的《电商直播实务》课程,通过“直播间即教室、粉丝量即考核”的模式,使学生平均获赞量达15万+,转化率超行业新手平均水平。
三、学生发展与成长路径
朱丽娜老师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制度,跟踪记录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全周期发展。典型培养案例包括:
学生姓名 | 初始能力定位 | 培养路径 | 发展成果 |
---|---|---|---|
王某 | 设备操作初级 | “1+X证书”专项训练 | 获智能制造产线调试高级证书,入职比亚迪 |
李某 | 营销理论基础薄弱 | 直播话术特训+社群运营实战 | 创立本地农产品电商品牌,年营收破百万 |
张某 | 职业规划模糊 | 职业生涯测评+岗位体验轮训 | 成为学校校企合作办实习生主管 |
该模式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找到适配发展路径,近三年累计输送技术骨干47人,创业典型12例。
四、行业影响力与校企合作
朱丽娜老师牵头组建“筠连县数字经济产教联盟”,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 与蜀南竹海文旅集团共建“智慧旅游实训基地”
- 为县农业局开发“农产品电商标准化培训课程”
- 主导编制《筠连县直播电商人才技能等级标准》
其主持的“乡村振兴技能驿站”项目,累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300余人次,带动区域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37%。
五、科研能力与学术贡献
朱丽娜老师近五年科研成果突出,形成“教学-研究-转化”闭环:
成果类型 | 数量 | 应用转化案例 |
---|---|---|
省级课题 | 2项 |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成果纳入全省德育方案 |
核心期刊论文 | 5篇 | “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多校借鉴实施 |
校本教材开发 | 4部 | 《短视频创作实战》被评选为四川省优质教材 |
其提出的“技能微认证”评价体系,已在当地8所职业院校推广。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朱丽娜老师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多元服务矩阵:
- 技术扶贫:为乌蒙山片区开展电商扶贫培训68场
- 社区教育:主讲“银发族智能技术”公益课程覆盖2000人次
- 行业标准:参与制定《川南直播电商人才评价规范》
其主导的“非遗技艺传承班”,成功培养竹编工艺技师17名,相关产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海外。
七、个人荣誉与行业认可
朱丽娜老师凭借突出表现获得多项殊荣:
年份 | 荣誉名称 | 授予单位 |
---|---|---|
2020 | 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 省教育厅 |
2021 | 宜宾市巾帼建功标兵 | 市妇联 |
2022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教育部 |
2023 | 四川省教书育人楷模 | 省教科文卫工会 |
其事迹被《四川职教》《教育导报》等媒体报道,成为西部职教改革的标志性人物。
八、未来发展与战略布局
面向职业教育新趋势,朱丽娜老师提出“三维升级”规划:
- 教学维度:建设“元宇宙+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服务维度:打造“长江上游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库”
- 科研维度:开展“AI+职业技能评估”算法模型研究
目前正与重庆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联合申报《西部职教数字化转型路径》重大课题,着力构建跨区域职教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