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泸州化工职业学校是一所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化工类中等职业学校,以化工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区域产业需求。学校依托泸州“中国酒城”及化工产业集聚优势,构建了“化工+智能制造”“化工+安全环保”的特色专业群,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等方式,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位列前茅。其“订单式培养”覆盖多家上市公司,如泸天化、五粮液集团等,同时与德国巴斯夫等外企建立技术合作,凸显国际化视野。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泸州化工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专,2020年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开设14个专业,其中化工机械维修、工业分析与检验为省级重点专业。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8-1998 | 化工技工学校阶段 | 培养技术工人超3000人 |
2012-2015 | 升格中专后扩建校区 | 新增化工实训中心、安全模拟实验室 |
2020-至今 | 国家级重点校建设 | 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0万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单元操作、DCS控制系统等。2023年新增新能源材料应用专业,对接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需求。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主干课程 | 就业方向 |
---|---|---|---|
化工技术类 | 化工工艺 | 化学反应原理、化工制图 | 化工生产、质检 |
机电设备类 | 化工机械维修 | 钳工工艺、焊工技术 | 设备维护、安装调试 |
信息技术类 | 工业互联网 | PLC编程、工业网络技术 | 智能制造企业 |
三、师资队伍结构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学年至少2个月企业实践。2023年数据显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5%,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28%。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经历要求 |
---|---|---|---|
专任教师 | 185人 | 78% | 每年1个月实践 |
兼职教师 | 62人 | 22% | 5年以上行业经验 |
双师型教师 | 158人 | 65% | 持有职业技能证书 |
四、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有省级化工实训基地,配备全流程甲醇合成模拟装置、精馏实训工厂等。2022年投入800万元建成化工安全VR实训中心,实现事故模拟与应急演练数字化。
- 校内实训室:32间(含3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
- 校外实训基地:与12家企业共建,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超800个/年
- 设备总值:4500万元(2023年数据)
五、就业与升学路径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2023届毕业生人均持有1.8本职业资格证书。升学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连续三年超95%,合作院校包括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对口就业率 | 89.7% | 91.2% | 92.5% |
本地就业占比 | 68.4% | 71.1% | 73.8% |
升学率 | 94.3% | 95.1% | 95.6% |
六、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泸天化集团共建“订单班”,实行“1.5年在校学习+1年跟岗实习+0.5年顶岗实习”培养周期。2023年新增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新能源材料订单培养。
- 订单企业:8家(含3家上市公司)
- 年订单人数:约600人
- 企业奖学金:累计发放超200万元/年
七、学生发展支持
学校设立“工匠奖学金”,最高奖金达1.2万元/年。2023年数据显示,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同比增长40%,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项。
支持项目 | 覆盖人数 | 年度投入 |
---|---|---|
学费减免 | 100%建档立卡生 | 350万元 |
技能培训补贴 | 2000人次/年 | 180万元 |
创新创业基金 | 30个项目/年 | 50万元 |
八、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面向企业开展化工安全培训,年培训量超5000人次。2023年承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品作业人员”培训项目,开发线上培训课程42门。
- 社区服务:开展化工知识科普讲座60场/年
- 技术研发:与高校合作完成3项专利成果转化
- 国际交流:接待德国职教考察团3次,输出课程标准2项
四川泸州化工职业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形成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智能化升级、订单培养规模化等举措,为西部地区化工类职业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专业布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教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