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柳嘉镇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学校地处川南经济腹地,依托农业大镇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建成省级重点职教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智慧教室及标准化运动场馆,硬件设施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水平。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柳嘉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叙州区职业教育的核心载体,其定位聚焦“乡村振兴+产业技能”双轮驱动,重点培养适应川南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8-2007 | 农业中学阶段 | 累计培养农技人才超3000人 |
2008-2015 | 职教转型期 | 新增机械制造、电子商务专业 |
2016至今 | 省级示范建设 | 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训”三级架构,实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达20种。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证书通过率 |
---|---|---|---|
现代农业 | 农作物植保、畜禽养殖 | 五粮液有机农场 | 92%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 | 凯翼汽车 | 88% |
商贸服务 | 电子商务、会计事务 | 京东西南仓 | 85%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通过“校企互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42人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实践”复合型教学团队。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 |
---|---|---|---|
高级讲师 | 48 | 38% | 年均120天 |
双师型教师 | 82 | 65% |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 | 全职驻校 |
四、学生规模与升学就业
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200人左右,近三年升学率提升至45%,就业学生中80%进入对口行业。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年份 | 在校生数 | 升学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21 | 3025 | 41% | 78% |
2022 | 3180 | 43% | 82% |
2023 | 3270 | 45% | 80% |
五、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楼,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与本地企业共建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教室-车间-田间”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实训类型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年实训人次 |
---|---|---|---|
现代农业 | 2000㎡ | 850万 | 1200+ |
汽车维修 | 1500㎡ | 620万 | 900+ |
电商直播 | 800㎡ | 380万 | 600+ |
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构建“政-校-企-研”四方联动机制,与五粮液集团共建酿酒工艺实训室,联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2”中高职衔接项目,形成人才培养立交桥。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2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金额达300万元/年。建立“柳嘉职教+”社区学院,辐射周边12个乡镇的继续教育需求。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优化、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等问题。未来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深化与长江工业园的战略合作,打造川南职教高地。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宜宾柳嘉镇职业技术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其“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轨制模式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可借鉴样本。随着新基建投入和数字化转型加速,学校有望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