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职业高中是川东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4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32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8%,为县域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学校创新实施“季节分段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田间实践、车间实训有机结合,形成“春耕课堂”“秋收工坊”等特色品牌。2022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其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然而,受限于区位条件和财政投入,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仍待突破。
一、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项 | 开江职高 | 达州职高均值 | 四川职高均值 |
---|---|---|---|
占地面积 | 120亩 | 150亩 | 180亩 |
在校生规模 | 4235人 | 3820人 | 4500人 |
生师比 | 17:1 | 19:1 | 21:1 |
实训设备值 | 3800万元 | 4200万元 | 5500万元 |
二、专业建设布局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数 | 省级示范专业 | 校企合作专业 |
---|---|---|---|
现代农业 | 5 | 2(种植、养殖) | 3(与温氏集团等) |
智能制造 | 4 | 1(数控技术) | 2(与蜀渝电子) |
信息技术 | 3 | 0 | 1(与华为ICT学院) |
旅游服务 | 2 | 0 | 1(与金山酒店) |
三、师资队伍结构
职称等级 | 高级教师 | 中级教师 | 初级教师 |
---|---|---|---|
占比 | 28% | 43% | 29% |
学历结构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 | 专科 |
占比 | 12% | 85% | 3% |
双师比例 | 65%(含技师证教师42人)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楼、信息技术实训室等三大主阵地,其中: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占地80亩,含标准化养殖场、智能温室大棚、农产品检测中心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备数控机床32台、3D打印机8台、工业机器人实训站2个
- 信息技术实训室:云计算机房、网络安全攻防平台、物联网实训系统
对比达州地区同类学校,其农业类实训场地规模居首位,但工业类设备台套数较市级示范校低15%-20%。
五、学生发展路径
发展类型 | 2022届比例 | 2021届比例 | 变化趋势 |
---|---|---|---|
直接就业 | 62% | 65% | ↓3% |
高职单招 | 28% | 25% | ↑3% |
对口升学 | 10% | 10% | 持平 |
就业学生中,82%进入本地企业,主要分布在农业合作社(35%)、制造业(41%)、服务业(24%)。升学学生目标院校以省内高职为主,占录取总数的76%。
六、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合作体系:
- 认知实习:一年级赴合作企业参观体验(年均接待1200人次)
- 跟岗学习:二年级开展“半工半读”实践(覆盖60%专业)
- :与12家企业开设“冠名班”(如“正邦畜牧班”)
- :三年级完成6个月企业实训(留存率超80%)
对比周边学校,其“季节轮岗制”特色显著,农业类专业学生可参与水稻育秧、果蔬采收等生产环节,实现教学与农时精准对接。
服务项目 | 年度数据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300人次 |
学校牵头组建“开江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吸纳42家成员单位,开发《川东水稻栽培技术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推动“田教授+土专家”协同育人模式落地。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一是高端实训设备缺口率达38%,特别是智能制造领域;二是“双师型”教师行业经验更新不足,近三年仅17%参与过企业实践;三是县域产业升级与专业调整存在时间差。对此,学校启动“十四五”攻坚计划:
通过多维改革,力争到2025年建成“川渝陕结合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