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郫都育华职校)

成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郫都育华职校)

成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样本,其办学模式融合了区域产业需求与教育创新。学校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开设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等紧贴成都经济圈发展的特色专业,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双轮驱动机制。近年来,通过引入企业实训基地、推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本地企业吸纳比例超过70%,有效支撑了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人才供给。

成	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投资近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智慧教室等数字化教学场景,同时与京东方、富士康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场景的无缝衔接。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800课时,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然而,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也面临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产业升级、高端实训设备维护成本攀升等挑战。如何在保障基础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其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前身为1998年创建的郫县职业高中,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正式更名为现名。学校地处成都“西控”战略核心区,依托郫都区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确立“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2019年被纳入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架构。

年份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98-2011 基础能力建设期 获评市级重点职高,开设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等6个专业
2012-2018 省级示范校创建 建成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开发12门省级精品课程
2019-至今 产教融合深化阶段 与华为共建ICT学院,年培训规模突破3000人次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电子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等8个主干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一年级侧重通识教育与基础技能,二年级按专业方向分流,三年级通过顶岗实习强化岗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课程,开发《蜀绣工艺》《川菜文化》等地域特色选修课,形成“技能+文化”的双重培养路径。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电子信息技术 单片机应用、PCB设计、智能终端维修 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
汽车运用与维修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钣金喷涂 汽车维修工(高级)、二手车评估师
电子商务 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师(三级)、互联网营销师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87人,其中正高级讲师5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121人。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累计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8名。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3D打印创新实验室等数字化场所,并与成都工业学院共享教学资源库,开发在线课程236门,资源覆盖专业课程的85%。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专任教师 142 76%
企业兼职教师 45 24%
高级职称教师 58 31%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构建“四层递进”合作模式:一层为认知实习(企业参观),二层为跟岗实训(岗位模拟),三层为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四层为定向培养(企业订单班)。目前与京东方、一汽丰田等42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12家,共建“华为ICT学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等产教融合实体。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教材14本,企业参与课程占比达60%。

合作形式 企业数量 年度收益
订单培养 8家 年输送学生300+
实训基地共建 5家 设备价值2000万元
横向课题合作 3家 到账经费80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2%-96.8%之间,本地就业占比从68%提升至76%,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服务业。升学渠道方面,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12%,高职单招录取率78%。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建立“终身跟踪服务”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后3年内的技能提升支持,2022年校友回访显示,83%的学生认为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匹配度超过80%。

指标 2021 2022 2023
就业率 95.2% 96.1% 95.8%
本地就业占比 68% 73% 76%
平均起薪(元) 3800 4100 4300

六、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电工、焊工、育婴师等12个工种。作为“天府工匠”培养基地,承接成都市人社局补贴性培训项目,2022年为郫都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1200人次。此外,学校牵头成立“郫都区职业教育联盟”,联合12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共建,开发《传统手工艺体验》《智能家居组装》等校本教材,辐射周边学校师生3万余人。

服务项目 年度规模 社会效益
企业新型学徒制 800人/年 培训补贴到账260万元
社区教育讲座 52场/年 覆盖居民1.2万人次
技能竞赛承办 省级赛事3次 带动区域消费300万元

七、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学校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专业结构与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适配度待提升,二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大,三是“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尚未常态化。对此,学校提出“三步走”改革计划:首先优化专业群布局,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专业;其次探索“校企设备共享”模式,降低重资产投入;最后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考核制度,将企业服务纳入职称评审指标。

挑战类型 具体表现 解决措施
产业结构适配 新能源专业招生不足 联合宁德时代开展定向培养
资金压力 设备维护费年增15% 申请产教融合专项债券
师资短板 企业实践时长不足 强制暑期企业研修制度

成都郫县育华职业学校通过二十年发展,已形成“立足郫都、服务成都、辐射成渝”的办学格局。其“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需在专业前瞻性、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