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信息职业学院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始建于1950年代,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双轮驱动的专业布局。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和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学院紧密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开设30余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学院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华为、京东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处于第一梯队。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6-2003年 | 中专阶段(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 | 培养电子类技术人才超万人 |
2003-2019年 | 高职建设期 | 获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
2019年至今 | “双高计划”建设 | 立项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 |
二、院系架构与专业建设
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形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双主线专业群。现有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近三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5个新兴专业。
院系名称 | 专业数量 | 省级重点专业 | 校企合作专业 |
---|---|---|---|
智能工程学院 | 8 | 应用电子技术 | 华为ICT学院 |
数字经济学院 | 6 | 大数据与会计 | 京东电商学院 |
数字文创学院 | 5 | 数字媒体技术 | 完美世界订单班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建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校企共建教材覆盖率达70%。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180 | 37.5% | 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120 | 25% | 行业认证讲师资格 |
博士学历教师 | 45 | 9.4% | 主持市厅级课题30+项 |
四、教学设施与实践平台
学院建成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1.8亿元。与华为共建的“5G+AIoT”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类别 | 数量 | 覆盖专业 | 合作企业 |
---|---|---|---|
校内实训室 | 120 | 全专业覆盖 | - |
校外实训基地 | 85 | 智能制造/数字经济 | 中电科、腾讯等 |
产业学院 | 5 | 电子信息大类 | 华为/京东/新大陆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构建“四阶递进”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六共”机制。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岗位课程包45个,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升至82%。
-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覆盖率达60%
- 企业订单班年均培养学生超800人
- 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突破1500万元
- 共建“川信智谷”双创孵化载体,入驻项目120+个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3%,专业对口率81.5%,留川就业比例达78%。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平均18.7%,较全省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
指标类型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5.2% | 95.8% | 96.3% |
国企/事业单位就业 | 18% | 21% | 24% |
自主创业率 | 2.3% | 2.1% | 1.9% |
七、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
实施“三全育人”工程,打造“技能+”素养提升体系。每年举办职业技能文化节、创客嘉年华等活动,学生社团获评全国百优案例2项。
- 建有非遗传承基地,开设蜀绣、茶艺等课程
- “川信之声”合唱团获省级一等奖3次
- 年度文体活动参与人次超全校学生90%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评省级示范中心
八、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近三年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3万人次,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0余项。牵头组建成渝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覆盖成员单位80余家。
服务类型 | 年度指标 | 社会效益 |
---|---|---|
职业培训 | 年均7000人次 | 助力退役军人就业转型 |
技术研发 | 横向课题50+项/年 | 服务地方产业升级 |
社区服务 | 志愿服务超5000小时/年 | 获评市级文明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