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鸿图电子技术学校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四川省遂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专注于培养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以“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为办学特色,与京东方、富士康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了“订单班+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川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人才输送地位。
学校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中心,开设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技术等12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14门,形成“理论+实操+项目”的三维教学体系。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遂宁鸿图电子技术学校前身为1998年创办的遂宁电子职业培训中心,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2万余人,其中获得高级工证书比例达42%。
年份 | 在校生规模 | 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单位 |
---|---|---|---|
2015 | 1200人 | 8个 | 12家 |
2020 | 2300人 | 12个 | 25家 |
2023 | 3100人 | 15个 | 37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构建专业群,重点建设“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两大核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跨专业选修”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对口就业领域 |
---|---|---|---|
电子技术应用 | 电路分析、单片机应用、SMT工艺 | 电子设备装接工(高级) | 智能硬件制造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PLC编程、机器人操作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 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 | 智能制造产线 |
物联网技术应用 | 传感器技术、RFID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 |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 智慧城市建设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百工程”(百名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百名教师下车间),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85人,占比67.5%。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 |
---|---|---|---|
高级职称教师 | 28 | 22.2% | 年均45天 |
硕士研究生 | 35 | 27.8% | -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33.3% | 累计超200天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省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其中,与京东方共建的“LCD模组实训车间”配备价值1200万元的生产线设备。
五、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与12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2023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月薪平均达4800元,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3.5% | 95.2% | 96.8% |
对口就业率 | 81.2% | 84.6% | 87.3% |
起薪标准 | 3800元 | 4200元 | 4600元 |
六、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实行“军事化+学分制”管理模式,推行“五育并举”评价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以“技能节”“创新大赛”为主线,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承担遂宁市“新型职业农民”电子技术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与安居职中、射洪技校开展结对帮扶,输出教学资源包12套。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产业升级、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大等问题。计划通过申报“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项目,建设半导体封装测试实训中心,深化与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平台的合作。
遂宁鸿图电子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校中厂+厂中校”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在提升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成效显著。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新兴技术领域的课程开发,以应对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