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邛崃职校)

成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邛崃职校)

成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聚焦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学校依托邛崃市“天府南来第一州”的农业与文旅资源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12个重点专业,涵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领域,在校生规模突破35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通过与京东、川渝农商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构建了“订单班+实训基地”的培养体系,同时依托“3+2”中高职衔接项目,打通学生升学通道。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现代化教学设备覆盖率达90%,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成	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成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邛崃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并迁入现校区。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旅游三大专业群。近年来,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并入选四川省“双示范”建设计划,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

年份 在校生人数 专业数量 校企合作单位
2018 2800 8 15家
2021 3200 10 23家
2023 3568 12 31家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对接邛崃市“现代农业+文旅+先进制造”的产业规划。例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川渝农商集团共建“智慧农业订单班”,课程包含无人机植保、物联网农业等前沿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模式,由企业导师参与实训教学。以下是核心专业对比: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对口企业
现代农业技术 植物病理学、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企业管理 新希望六和、极飞科技
旅游服务与管理 景区运营、民宿管理、研学课程设计 文旅策划、酒店管理 平乐古镇景区、邛洲古城
电子技术应用 SMT贴片、智能终端维修、工业机器人编程 电子产品研发、自动化生产 京东方、富士康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完成1个月企业实践。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通过“名师工作室”引进行业专家,如聘请五粮液集团高级工程师担任酿酒技术专业顾问。以下为师资结构对比:

类别 2020年 2023年
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 32% 47%
高级职称教师 38% 45%
企业兼职教师 25人 41人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其中,现代农业实训中心配备智能温室、无人机作业区等设施,可模拟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流程;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入FANUC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满足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需求。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校中企、企中校”深度融合模式。例如,与京东合作建立“西南客服人才孵化基地”,企业派驻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学生轮岗实习期间即可获得岗位津贴;与邛崃市文旅局共建“非遗传承学院”,将邛窑烧造、孔明灯制作等非遗技艺纳入课程体系。2023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达24门,订单班覆盖率提升至65%。

六、学生发展与升学路径

学校构建“技能高考+单招考试+海外留学”多元升学体系。2023年,毕业生升学率达72%,其中通过“3+2”中高职衔接项目升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占比41%。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与日本京都职业技能学院签订协议,每年选派10名学生赴日学习养老服务技术。

七、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等群体。2022年承办四川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优秀组织奖”。通过“农业技术下乡”项目,师生团队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助力邛崃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调整压力,传统农业类专业招生占比下降,需加快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布局。根据《邛崃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区”,引入企业研发中心,打造“教学-生产-研发”一体化平台。

成都市邛崃市职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已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的典范。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逻辑,不仅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更探索出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未来需在数字化升级、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