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简介(都江堰职中概况)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简介(都江堰职中概况)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的地理与文化优势,构建了以水利技术、旅游服务、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体系。学校始建于1983年,历经四次重大扩建与专业结构调整,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形成"水利+文旅+生态"三位一体的专业集群。校园占地12.8万平方米,配备水利工程实训中心、智慧农业实验室等34个专项实训场所,与都江堰景区管理局、青城山旅游集团等27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2%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6.5%,累计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成为川西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人才摇篮。

都	江堰市职业中学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灌县农业中学,198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都江堰市职业中学。2009年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8年牵头组建成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现有在校学生3217人,开设18个专业方向,重点建设水利工程技术、景区服务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三大特色专业群。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83-1995完成普通中学向职高转型获首批省级重点职中认定
2005-2010实施"512"灾后重建工程新建3.2万㎡实训大楼
2015-至今创建水利类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认证"三级课程体系,开发《都江堰水利工程运维》《青城山导游实务》等12本校本教材。重点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承担40%实践课程教学。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水利工程技术水工建筑物维护、防汛抢险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员证
旅游服务与管理景区数字化运营、茶艺与香道导游资格证
现代农业技术智能温室管控、农产品电商农艺工职业资格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3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2%,双师型教师达89%。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引进都江堰水利局高级工程师8人担任产业教授。

40-50岁25%50岁以上8%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分布
副高及以上35%硕士及以上42%40岁以下68%
中级职称52%本科学位55%
初级职称13%其他3%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投入1.2亿元建成水利机械实训中心、智慧旅游虚拟仿真室等教学空间,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设备总值达8700万元,生均设备值2.7万元。

  • 水利工程实训场:含水轮发电机组模型、节水灌溉系统等实训装置
  • 茶艺实训室:配备智能泡茶机器人及茶叶审评设备
  • 电子商务孵化中心:设有直播电商工作室、农产品溯源系统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建立"3+2"中高职衔接项目,与都江堰景区投资公司共建"李冰工匠学院"。近五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682人,企业订单班覆盖率达73%。

年接收顶岗实习230人次
合作类型代表单位合作成果
产业学院都江堰景区投资公司联合开发《景区应急管理》课程
实训基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技术研发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合作申报专利7项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建立"学业+技能+素养"三维评价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2022届毕业生月均起薪4320元,专业对口率较五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

9.3%86.5%
指标类型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7.8%98.5%98.2%
升学率6.2%8.7%
对口就业率78.4%84.1%

七、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都江堰市水务局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27人。开发《都江堰水利工程文化》《川派盆景技艺》等非遗传承课程,获评四川省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年承接退役军人培训300余人次
  • 开展"天府旅游名导"专项培养计划
  • 建立羌绣、竹编等非遗工坊6个

八、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建"双元制"试点班,引入国际水利工程标准课程。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42人,开发英文版《都江堰灌溉系统》在线课程。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地域特色,构建了服务水利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实践,不仅为川西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更探索出文化遗产地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路径。随着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创新,学校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水利职业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