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都江堰职高学校(都江堰职高)

都江堰职高学校(都江堰职高)

都江堰职高学校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代表,始终以“扎根蜀地、服务产业”为办学宗旨,依托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与成都文旅产业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水利水电、旅游服务、现代农业等特色专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始建于1983年,历经四次校区扩建与专业迭代,现拥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和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其中水利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两个专业获评省级示范性重点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2%,成为川西地区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核心基地。

都	江堰职高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都江堰职高学校前身为灌县农业中学,1999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都江堰市职业中学,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迁入现址后,校园面积扩展至21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形成“一校三区”布局。学校以“培养天府文化传承者与现代产业技术骨干”为双重目标,构建了“水利工程+文旅服务+智能制造”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水利类专业直接对接都江堰水利管理局技术人才需求,文旅类专业覆盖青城山-都江堰景区80%的实习生岗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办学升级方向
1983-2000年农业中学向综合职高转型增设机电、建筑等基础专业
2005-2015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水利、旅游专业通过省级验收
2018年至今新校区启用引入智慧校园系统与产教融合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专业布局紧密围绕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水利工程技术专业依托都江堰千年治水文化,首创“理论+实景教学”模式,学生可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场学习分水鱼嘴原理;旅游服务类专业与青城山景区共建“前校后企”实训基地,实现“旺季顶岗实习、淡季课堂强化”的循环教学。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结构,例如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可选修无人机操控课程,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需求。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特色课程合作企业
水利土木类水利工程技术、给排水工艺水工建筑物维护、生态护坡技术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旅游服务类酒店管理、导游服务景区数字化运营、茶艺与香道青城山旅游景区管委会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系统搭建、BIM建模华为成都研究院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7%。通过实施“岷江学者计划”,从都江堰市属国企引进12名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水利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酒店实训中心等32个专项实验室,其中水利模型实验室配备都江堰全域数字沙盘,可模拟不同季节的分水场景。图书馆藏有水利古籍复刻本300余册,与都江堰水文化研究会共建地方文献专架。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性成果
正高级教师22人8.9%主持省级水利课题2项
企业兼职教师45人18.3%开发《景区应急响应》实训课程
硕士以上学历112人45.5%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4篇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3+4”专升本项目。2022年毕业生中,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等院校占比61%,直接就业学生中83%进入成都都市圈企业。就业质量跟踪显示,水利类专业对口率达94%,旅游类专业晋升主管岗位平均周期为2.3年。学校还设立“李冰创新奖学金”,每年资助30名参与技术研发的学生赴都江堰水利智库跟岗学习。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都江堰市政府共建“西部水利职业教育联盟”,联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开发《水电站运行与维护》等企业定制课程。在都江堰MRO工业产业园内设有“厂中校”,引入数控机床加工、精密检测等实训项目。旅游类专业与希尔顿酒店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轮岗学习客房管理、宴会设计等模块,企业导师每周进校授课8课时。

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都江堰市民宿协会定制“传统民居修缮”专项培训。成立“李冰治水文化研习社”,开发《都江堰岁修制度》《川西林盘营造技艺》等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与都江堰清明放水节非遗展演。疫情期间,水利专业师生组成技术志愿服务队,协助市水务局完成37处灌溉渠道智能监测设备安装。

七、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学校投入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部署5G+AIoT教学环境,开发《水利工程BIM建模》等虚拟仿真课程。推行“三阶递进”教学模式:一年级使用数字教材掌握基础理论,二年级通过VR实训熟悉操作流程,三年级进入真实工程场景顶岗实习。2022年建成的“数字孪生校园”系统,可实时监控教学设备运行状态与学生实践操作数据。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面对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学校计划未来三年重点推进三项改革:一是建设“智慧水利产业学院”,引入阿里云物联网技术;二是开发“青城道茶”非遗技艺现代学徒制项目;三是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共建盾构操作实训中心。根据《都江堰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校将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省级卓越中职学校建设目标,打造西部水利职业教育标杆。

经过四十余年发展,都江堰职高学校已形成“专业根植产业、文化滋养技能”的鲜明特色。其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传承了古代治水智慧,更培育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正通过深化川渝职教协作、拓展国际交流项目,向“一带一路”水利人才培养基地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