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院(川司法警官职院法学院)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院(川司法警官职院法学院)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院是西南地区司法警官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单位,依托行业背景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警法融合、知行合一"为办学理念,聚焦司法行政系统人才需求,形成了涵盖法律实务、司法技术、警务管理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作为全国司法警官院校中少数设立独立法学院的机构,其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演练+实战见习"三位一体模式,培养了大批适应基层司法岗位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在智慧司法教学平台建设、刑事侦查技术应用、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毕业生在司法警察、法院执行、监狱管理等岗位的就业对口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成为西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	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82年成立的四川省劳改工作干部学校,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正式成立法学院。作为司法部备案的司法警官类高校二级学院,其核心定位为"培养具有忠诚警魂、扎实法理功底、熟练执法技能的应用型法治人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特征
1982-2003劳改干部培训阶段侧重司法系统在职培训
2004-2018高职教育转型增设法律事务等专业
2019至今法学院独立建制构建警法融合课程体系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法律事务(司法警务方向)、行政执行(司法技术方向)等6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法律+警务技能+智能司法"模块化设计,必修课占比65%,实践课程达总课时40%。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面向
法律事务刑法实务、民事调解技巧法院书记员、公证员
行政执行行政执法程序、社区矫正实务司法所管理员、戒毒干警
司法信息安全电子取证技术、网络犯罪侦查网安警察、数据稽查员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具有司法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比62%,高级职称占比41%。聘请32名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担任兼职导师,形成"理论+实务"双导师制。

职称类别人数占比
教授/研究员1215.4%
副教授/副调研员2329.5%
讲师/一级警长3544.9%
助教/二级警长810.3%

四、教学资源配置

建有模拟法庭、刑侦实验室等23个校内实训场所,与全省21个市州司法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数字资源库包含中国裁判文书网镜像、司法案例大数据分析系统等特色资源。

资源类型数量特色说明
实训中心8600㎡含DNA实验室、远程庭审系统
图书资源12万册司法考试题库全覆盖
数字平台15个包括减刑假释裁量模拟系统

五、学生发展路径

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近五年司法警察类公务员考录通过率达78%。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 升学渠道:与西南政法大学等建立"专升本"衔接机制,年均输送50人
  • 技能认证:法律职业资格证通过率超省平均线15个百分点
  • 国际交流:与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学院开展反恐法律研修项目

六、就业质量分析

2023届毕业生进入司法系统的占比81%,其中监狱干警岗位占34%,司法所岗位占27%。就业区域覆盖全省183个县(市、区)司法局。

就业去向2023届占比典型单位
监狱系统34%川西监狱、女子监狱
司法行政系统27%成都市司法局、凉山州司法局
法院系统19%基层法院执行局
企业法务12%蜀道集团、能源投资集团
继续深造8%中国政法大学、公安大学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承担省部级课题27项,发布《社区矫正对象分级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3项。组建"天府司法智库",为省内12个市州提供立法咨询服务。

  • 标志性成果:研发"智慧矫正"APP在全省推广,用户覆盖9.2万社区矫正对象
  • 社会培训:年均开展司法考试培训6000人次,法院书记员岗前培训1200人次
  • 技术援助:为"5·12"地震灾区提供法律咨询3800余件次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智慧司法转型需求,存在人工智能法律教育短板;区域法治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待提升。建议加强司法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深化"法律+信息技术"专业群改革,构建川渝司法教育协同创新机制。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院通过三十年积淀,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育人格局。其"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有效破解了法律职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脱节的难题,特别是在基层司法行政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不可替代性。未来需把握数字法治发展机遇,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持续巩固行业办学特色优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