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邛崃职教中心”)是成都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邛崃市产业经济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集群,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双向发展格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国际化合作,逐步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标杆,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同时在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一、办学历史与定位
邛崃职教中心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邛崃县职业中学,2012年经整合升级为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定位为“区域产业人才孵化器”,聚焦邛崃市新能源、食品加工、文旅服务等支柱产业,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时间节点 | 发展里程碑 |
---|---|
1985年 | 建校,开设农业技术、会计等基础专业 |
2012年 | 迁址扩建,确立“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 |
2018年 | 获评省级示范校,新增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专业 |
2022年 | 启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共建3个企业实训基地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覆盖18个细分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模式,引入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智能制造 | 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CAD建模 | 数控车工中级、电工证 |
信息技术 | 网络搭建、Python编程、数据库管理 | 计算机操作员四级、网络安全管理员 |
现代服务 | 酒店管理实务、导游实务、茶艺文化 | 客房服务员中级、茶艺师资格证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通过“校企互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的复合型团队。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3D打印创新实验室等数字化教学空间。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12 | 71.8% |
企业兼职教师 | 44 | 28.2% |
高级职称教师 | 55 | 35.3% |
硕士以上学历 | 38 | 24.4% |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京东方、吉利汽车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智能仓储物流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近3年累计为企业定制培养技术人才超800人。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5%,主要服务于邛崃市装备制造、乡村旅游等产业。升学方面,每年约30%学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其中机械、电子类专业对口升学率居全省前列。
年份 | 就业率 | 本地就业占比 | 升学率 |
---|---|---|---|
2020 | 94.5% | 72.1% | 28.6% |
2021 | 96.3% | 74.8% | 31.2% |
2022 | 95.7% | 73.5% | 30.8% |
六、实训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大楼,配备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实训工位总数达2800个。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智慧工厂模拟车间”,引入MES生产管理系统,模拟真实生产环境。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万元)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3200 | 成都一汽、大族激光 |
信息技术 | 1800 | 华为技术、新华三 |
现代服务 | 1200 | 洲际酒店、蜀风园林 |
七、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超5000人次,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退役军人技能提升”等政府项目。牵头成立“邛崃市职业教育联盟”,联合12家企业、3所中学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推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挑战。未来计划重点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专业群,推进“AHK中德双元制”项目,打造西部职教国际化合作样板校。
邛崃职教中心通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扎根产业、服务区域”的鲜明特色,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学校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