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其办学实力与区域影响力在成都职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学校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被纳入省级重点建设名录。据2023年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6.8%,专升本升学率突破35%,在成都市同类院校中位列前茅。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投入1.2亿元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商业模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空间,并与京东、华为等企业共建7个产教融合基地。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创建于1987年,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2019年获评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秉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服务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年份 | 重大发展节点 | 办学成果 |
---|---|---|
1987-2005 | 基础建设期 | 完成省级重点职中验收,开设机械加工等传统专业 |
2008-2015 | 质量提升期 | 获国家级重点资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
2016-2023 | 特色发展期 | 入选省级示范校,新增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市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实践课程占比25%。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合作企业 |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
---|---|---|---|
信息技术类 | 机器人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 | 华为、商汤科技 | 2300 |
智能制造类 | 数控技术、智能装备维护 | 西门子、成都航空 | 1800 |
现代服务类 | 电子商务、航空服务 | 京东、双流机场 | 1500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82人,其中正高级讲师5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建有“工业机器人应用”等3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近两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持证情况 |
---|---|---|---|
专任教师 | 156 | 85.7% | 100%具备教师资格证 |
双师型教师 | 141 | 77.4% | 平均持有2.3个职业资格证书 |
企业兼职教师 | 46 | 25.3% | 来自行业头部企业技术骨干 |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3+4”本科试点班。2023届毕业生中,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等院校占比37.2%,直接就业学生平均起薪达4800元/月。
- 升学渠道:高职单招录取率91.5%,专升本成功率34.8%
- 就业方向:82%进入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15%从事现代服务业
- 雇主评价:90%合作企业给予“岗位适应能力强”好评
五、教学成果与技能竞赛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2023年全省中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中,学校包揽前三名。
竞赛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数 | 指导教师 |
---|---|---|---|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 一等奖 | 8 | 李XX(省级名师) |
四川省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23 | 王XX(专业带头人) |
行业专项竞赛 | 三等奖 | 41 | 张XX(企业外聘专家) |
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天府软件园、成都经开区等签订战略协议,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引企入校设立“京东电商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订单培养:与12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年培养规模超300人
- 技术攻关:师生参与企业技改项目27项,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 培训服务:年承接企业员工培训超5000人次,辐射周边300余家中小企业
七、校园设施与智慧校园
学校占地158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等设施。信息化教学覆盖率达100%,拥有虚拟现实实训室、工业互联网模拟平台等新型教学空间。
设施类别 | 数量 | 技术水平 | 使用频率 |
---|---|---|---|
专业实训室 | 56个 | 其中智能实训室占比40% | 每周使用超200课时 |
数字终端 | 1200台 | 全部接入教育专网 | 日均使用时长5.2小时 |
图书资源 | 15万册 | 含3万种电子期刊 | 年借阅量8.7万次 |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牵头成立成都高新区职教联盟,开展“1+X”证书试点,年培训退役军人、农民工等超2000人次。开发的《智能制造技术》等6门慕课被纳入四川省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 国际交流: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双元制”试点班
- 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甘孜州3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 文化传承:开设“蜀锦织造”“川菜工艺”等非遗技艺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