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宜宾长宁职业中学(宜宾长宁职中)

宜宾长宁职业中学(宜宾长宁职中)

宜宾长宁职业中学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名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2018年更名为现名。学校地处蜀南竹海腹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教职工240人。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核心办学理念,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举措,形成“竹韵文化+现代职教”的特色发展模式。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6%,对口升学率连续五年保持在85%以上,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人,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宜	宾长宁职业中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2005年被认定为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8年更名为宜宾长宁职业中学,2020年入选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办学定位聚焦“服务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形成“前校后厂、产教融合”的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84-2004建校初期,开设农学、建筑等基础专业获市级重点中职学校称号
2005-2017申报省级重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建成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实训基地
2018至今更名升级,启动示范校建设新增航空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长宁县“竹产业+文旅+制造业”产业布局,构建“竹旅融合”“智能制造”两大专业群。现有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架构,开发《竹艺制作》《无人机操控》等10门校本教材。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校企合作企业技能证书
竹旅融合旅游服务与管理、竹艺设计与制作蜀南竹海景区、竹海酒业导游证、竹艺师
智能制造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五粮液集团、格力电器数控车工证、电工证
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京东云、腾讯云网络安全管理员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通过企业实践、高校进修、技能大赛等途径强化教师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68%。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42人,形成“固定岗+弹性岗”组合式师资结构。

指标类型宜宾长宁职中四川职均水平差距分析
师生比1:171:21优于省均4个点
高级职称占比35%28%高出7个百分点
双师型教师占比68%55%领先13个百分点

四、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成“校中厂+厂中校”实训体系,投入8000万元建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旅游服务等实训中心。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精密制造实训基地”,与蜀南竹海景区合作开发“文旅服务实训岛”,实训设备总值达3500万元,工位充足率达1:1.2。

五、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三段式”培养模式:第1-2学期在校学习基础课程,第3-4学期赴企业轮岗实训,第5-6学期顶岗实习。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与竹海电缆、恒旭机械等企业联合招生招工,实现“入学即入职”。2022年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42%。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涵盖竹艺加工、电商运营等项目。与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设大专班,在籍学员1200人。承接长宁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

七、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对口就业率81%,本地就业占比65%。升学渠道畅通,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23%,较五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6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

八、产教融合创新

牵头成立“长宁竹产业职教联盟”,吸纳32家企业、5所院校参与。与阿里云合作建设“大数据实训室”,与京东物流共建“智能仓储实训中心”。开发《竹材深加工技术》等4门产教融合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宜宾长宁职业中学通过三十年积淀,已形成“产业依托、专业集群、育训结合”的发展特色。其“双师型”师资建设、实训基地投入、产教融合深度等指标在川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