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郫县校区是四川省内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实体,其历史可追溯至1965年创建的三线建设时期航空技工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该校区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背景,构建了以航空装备制造、维修、服务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校区占地860亩,拥有国内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实训中心、飞机钣金成型车间及波音737-800模拟舱等教学设施,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产教融合模式。近年来,通过与成都航空、中航工业成飞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航空企业就业比例达76%,成为西南地区航空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一、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学院立足航空产业链需求,形成"装备制造+运维服务+航空物流"三位一体的专业布局。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平台;二是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1200学时;三是实施"航空工匠班"培养计划,采用德国AHK认证标准,实现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对接。
核心指标 | 四川航空职院(郫县) | 西安航空职院 | 广州民航职院 |
---|---|---|---|
国家示范专业数 | 8个 | 6个 | 5个 |
航空类专利授权量 | 132项/年 | 98项/年 | 76项/年 |
CCAR-147认证机构 | 持有 | 持有 | 未持有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校区开设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装配等23个航空特色专业,其中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通过EASA认证。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专项技能"三级架构,引入AS9100航空质量体系标准。实践课程占比达65%,开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42个,涵盖飞机铆接、航电系统调试等核心技能训练。
专业维度 | 飞行器制造 | 航空维修 | 航空服务 |
---|---|---|---|
核心课程 | 飞机钣金成形技术、数控加工编程 | 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系统维护 | 客舱服务管理、航空安全保卫 |
持证要求 | CNC高级操作员证 | CCAR-66R3执照 | 航空安保资格证 |
校企合作项目 | 中航工业西飞订单班 | Ameco联合培养计划 | 川航"空中乘务定制班" |
三、实训资源配置
校区建有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航空实训中心,包含航空复合材料实验室、飞机涂装训练场等18个专项实训场所。设备总资产达2.1亿元,其中价值超百万的精密设备27台套,如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航空部件3D打印系统等。与中航工业集团共建的"航空标准件工艺研发中心",年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达300万元。
实训类型 | 设备数量 | 认证资质 | 年培训人次 |
---|---|---|---|
飞机装配实训 | ARJ21模拟机2架 | CAAC-147认证 | 800+ |
航电系统实训 | 航空电子测试台15套 | FAA认证 | 650+ |
航空材料检测 | 光谱分析仪8台 | NADCAP认证 | 400+ |
四、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368人,其中具有航空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68%。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每年选派30名教师赴波音、空客等企业研修。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包括商发集团总工程师、民航西南局适航审定处处长等业界权威。近五年教师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17部。
五、产教融合机制
构建"四阶递进"校企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学习→三年级顶岗实训→毕业设计项目化。与中航工业成飞建立"厂中校",学生参与C919垂尾装配等真实生产任务。近三年横向课题到账经费2300万元,联合攻关飞机蒙皮镜像铣削等关键技术,技术成果转化率达45%。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技术骨干方向占52%(平均晋升周期2.3年),管理岗位占28%,自主创业占12%(主要集中在航空零部件加工领域)。升学渠道畅通,专升本录取率从2018年的14%提升至2023年的31%,合作院校包括北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七、国际交流合作
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共建"中加航空工程技术中心",引进CAE仿真训练系统。开展"一带一路"航空人才培训项目,累计为老挝、柬埔寨等国培养机务维修人员236名。2022年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年承办国际技能大赛3-5项。
八、社会服务贡献
近三年开展航空类职业培训1.2万人次,包括退役军人转岗培训、民航客机改货机技术培训等专项。技术支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特种装备制造,参与天府国际机场导航设备调试。疫情期间为湖北医疗队改装专用运输飞机3架,完成应急通风系统改造等紧急任务。
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郫县校区通过构建"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维协同发展体系,在航空职业教育领域形成显著特色。其"厂校一体"的实训模式破解了航空装备实操难题,动态调整的专业群设置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随着大飞机学院、适航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建项目的推进,校区正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类卓越职业院校目标迈进。未来需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跨国教育标准互认等方面持续突破,以保持其在航空职教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