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川南地区重要的职业技能教育基地,其校内场景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特色。学校依托自贡市“盐都”产业基础,构建了以化工、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同时融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校园布局采用“教学-实训-生产”三位一体模式,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核心设施,形成“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与东方电气、中昊晨光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技术标准、设备资源、师资团队的共享互通,为学生提供从基础技能训练到高端技术应用的全链条培养场景。
一、教学设施与实训场景
学校教学空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实训操作区、创新研发区三大功能模块。其中实训中心占地2.3万平方米,涵盖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化工工艺等8大实训板块,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核心技术 | 合作企业 |
---|---|---|---|
数控加工 | 120台 | 五轴联动加工、智能检测 | 东方电气集团 |
化工工艺 | 45套 | DCS控制系统、精馏技术 | 中昊晨光化工 |
工业机器人 | 80台 | 视觉识别、路径规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主体专业+拓展方向”的树状专业架构,重点建设化工工艺、机电设备维修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并衍生出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维护等新兴方向。
专业大类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就业领域 |
---|---|---|---|
化工技术应用 | 化工单元操作、DCS系统运维 | 化工总控工(高级) | 盐化工、新材料 |
机电一体化 | PLC编程、液压气动系统 | 电工(高级) | 装备制造、自动化产线 |
新能源汽车 | 动力电池管理、充电桩安装 | 汽车维修工(高压) | 新能源产业链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术攻关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形成“理论教学+技术指导+创新研发”的复合型师资结构。
师资类型 | 人数占比 | 企业经历 | 技术成果 |
---|---|---|---|
理论教师 | 45% | 平均3年企业实践 | 参与开发5项校本教材 |
实训导师 | 35% | 来自合作企业技术骨干 | 持有专利12项 |
兼职专家 | 20% | 行业技术委员会成员 | 主导制定3项行业标准 |
四、学生管理与成长路径
学校建立“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双导制,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载体,构建“技能提升—学历晋升—就业发展”的多通道成长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67项,专升本比例达28%。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32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形成“设备共享、人才共育、技术共研”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企业累计投入价值2000万元设备,联合开发12门定制课程。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设备投入 | 人才培养 |
---|---|---|---|
厂中校 | 东方电气 | 数控机床30台 | 订单班年均培养80人 |
校中厂 | 中昊晨光 | DCS模拟系统2套 | 现代学徒制试点 |
技术服务中心 | 自贡锅炉厂 | 焊接机器人5台 | 技师工作站培训 |
六、校园文化与技能氛围
学校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技能文化节”“大师工作室”等品牌活动,建设盐业文化长廊、工业发展史展馆等文化空间,形成“以技立身、以术致远”的校园价值观。每年开展技能竞赛40余场,参与学生覆盖率达90%。
七、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
学校投资15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实训设备、安全监控的数字化覆盖。重点包括: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2000+台实训设备数据
- 虚拟仿真中心:开发12个专业VR/AR实训系统
- 数字孪生工厂:还原化工生产全流程模拟
八、后勤保障与服务体系
学校构建“学习—生活—健康”一体化保障系统,配备标准化公寓、智慧食堂、心理健康中心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建立奖学金、勤工俭学、创业孵化三级资助体系,年均发放各类补助300余万元。
自贡高级技工学校通过多维度的场景建设,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精准对接。其“教学工厂化、产教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为传统技工院校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人工智能教育、国际化认证等领域持续突破,进一步增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