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全景图(川城职院眉山全景)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全景图(川城职院眉山全景)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全景图展现了一座现代化职业教育园区的立体化规划与建设成果。校区位于眉山市岷东新区,占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山水校园、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融合地形地貌与功能需求,形成“一轴两翼多组团”的空间结构。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区通过环形主干道串联,建筑群采用退台式设计,既适应山地坡度又确保采光通风。校区内绿化覆盖率达65%,结合东坡文化元素打造景观节点,同时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产学研一体化设施。该规划不仅满足1.2万名师生的教学生活需求,更通过模块化设计预留了未来扩展空间,体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

四	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全景图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眉山校区地处成都都市圈半小时经济圈核心位置,距成都市区70公里,毗邻成昆铁路复线眉山东站,形成“公铁互补”的交通格局。校区主入口对接岷东大道快速路,次入口连接工业环线,内部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设计,设置地下停车场2.8万平方米,地面生态停车位1200个。

交通类型眉山校区同类院校均值差异说明
地铁接驳线路3条(规划)1.2条依托成眉市域铁路S5线延伸
校门口公交覆盖率100%(8条线路)78%定制通勤专线服务产业园区
共享单车投放量800辆500辆配套夜间还车区设计

二、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校区遵循“教学优先、产教融合”原则,将核心区划分为三大功能板块:教学科研区占38%,生活服务区占32%,实训产业区占25%。建筑密度控制在22%,容积率0.85,通过连廊系统连接各组团,形成5分钟步行圈。

功能模块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特色说明
教学集群320亩15万㎡包含跨学科共享大厅
生活配套250亩12万㎡集成社区商业中心
产教基地280亩18万㎡配备企业联合实验室

三、建筑形态与设计风格

建筑群采用新中式学院派风格,外立面以浅灰色石材与玻璃幕墙结合,屋顶融入川西民居坡檐元素。教学主楼高23层(99.8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达8级标准。

建筑指标眉山校区行业标准创新点
主体高度99.8米60-80米山地适应性高层设计
层高参数4.2-6.8米3.6-5.2米适应实训设备安装
节能标准GB/T51366-2019地方二星级超低能耗建筑认证

四、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校区构建“云-边-端”三级智能体系,部署1200个物联网节点,实现能耗监测、人脸识别、AR导航等功能。核心机房面积800㎡,存储容量达2PB,支持5G+教育专网双通道传输。

智能化系统配置标准技术亮点
安防监控4K超高清全覆盖行为识别预警系统
教室装备90%智慧教室多屏互动教学系统
网络架构万兆骨干网IPv6+SDN融合组网

五、生态景观与海绵城市

校区践行“会呼吸的校园”理念,建设雨水花园1.2万㎡,透水铺装占比75%,设置4个地埋式雨水收集池,总蓄水量达3000立方米。植物群落包含120余种乡土树种,乔木胸径均超15cm。

生态指标眉山校区常规校园
绿地率65%40-50%
海绵设施8类系统3-4类
降噪植被带3.2km1.5km

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校区建有“三中心一基地”产业载体,包括智能制造中心(2.2万㎡)、数字文创中心(1.5万㎡)、现代服务业中心(1.8万㎡)和乡村振兴实践基地(300亩)。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12个校中厂,设备总资产达2.3亿元。

实训平台设备价值合作企业培养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3200万元比亚迪新能源技术人才
跨境电商实训中心1800万元亚马逊跨境数字营销
智慧农业大棚1500万元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应用

七、文化传承与空间叙事

校区通过“一廊三馆”文化矩阵展现地域特色:东坡文化长廊镶嵌诗词浮雕,三苏书院再现传统营造技艺,川菜博物馆配备VR烹饪体验区。公共空间设置12处主题景观,将书法、竹艺等非遗元素转化为装置艺术。

长280米8栋单体1200㎡
文化载体规模参数展示形式
东坡诗词墙激光雕刻+光影秀
非遗工坊群活态展演+研学体验
校史数字馆全息投影+交互档案

八、可持续发展规划

校区建立能源监管平台,光伏装机容量1.2MW,年发电量100万度。垃圾分类实行“四分法”标准,设置智能回收站8处。建筑群预留5%弹性空间,采用可拆卸隔断系统,满足未来专业调整需求。

15%85%200亩
可持续指标当前状态中期目标
可再生能源占比30%(2025)
建材回收率95%(装配式改造)
碳汇林规模500亩(二期扩建)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通过多维度的创新设计,构建了集教学、生活、产业于一体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其规划既注重功能性与美学性的统一,又强调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教城”协同发展样本。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校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其“智慧+生态+文化”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将持续产生示范效应。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