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类专业依托川中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优势,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学院通过“校地联动、产教融合”模式,打造了“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形成“基础扎实+技能突出”的师范生培养特色。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内实训基地覆盖幼儿园模拟教室、智慧课堂等场景,与遂宁市3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稳定在8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2%,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
学院师范类专业聚焦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形成“双核驱动”发展格局。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主干课程 |
---|---|---|
学前教育 | 幼儿园教师 | 幼儿心理学、五大领域教学法 |
小学教育 | 全科教师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 |
语文教育 | 学科教师 | 现代汉语、语文教学法 |
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宽基础、多方向”培养目标。2023年新增早期教育专业,响应国家托育服务政策需求。
二、课程体系构建
采用“三阶递进”课程架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类型 | 学分占比 | 核心功能 |
---|---|---|
公共基础课 | 30% | 综合素质培养 |
专业核心课 | 45% | 教学能力塑造 |
实践课程 | 25% | 岗位技能强化 |
对比省内同类院校,实践课程占比高于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特别增设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等特色实训项目。
三、师资队伍结构
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形成“理论+实践”双导师制。
师资类型 | 人数比例 | 代表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35% | 省级教改项目5项 |
行业兼职教师 | 28% | 幼儿园园长工作站3个 |
博士学历教师 | 12%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 |
实施“双百工程”计划,要求教师每年完成100学时企业实践、100课时教学改革研究。
四、实践教学体系
打造“四维一体”实践教学网络,强化岗位胜任力。
实践环节 | 教学时长 | 考核标准 |
---|---|---|
教育见习 | 8周/学期 | 幼儿园跟岗评价 |
技能实训 | 120课时 | 教案设计+说课评分 |
顶岗实习 | 16周 | 园长综合评定 |
与遂宁市示范幼儿园共建“双导师制”,实行“1名园长+1名骨干教师”联合指导模式。
五、就业质量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呈现“高对口、广分布”特征。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用人单位评价 |
---|---|---|---|
2021 | 91.2% | 84.5% | 教学基本功扎实 |
2022 | 92.7% | 86.3% | 活动组织能力强 |
2023 | 93.5% | 88.1% | 职业认同度高 |
通过“订单式培养”项目,为成都、绵阳等地优质幼儿园定向输送人才。
六、校企合作机制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合作类型 | 合作单位 | 共建内容 |
---|---|---|
战略协议 | 遂宁市教育局 | 师资共享机制 |
实训基地 | 金苹果幼儿园 | 仿真实训室建设 |
订单培养 | 华夏幼教集团 | 冠名班组建 |
引入“园长驻校日”制度,每学期邀请10名幼儿园管理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七、学生竞赛成绩
近五年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表现突出,形成“以赛促学”良性循环。
赛事名称 | 获奖等级 | 参与人数 |
---|---|---|
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 一等奖3项 | 68人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赛 | 二等奖2项 | 32人 |
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 | 三等奖5项 | 45人 |
建立“三级竞赛梯队”,实现校赛-省赛-国赛递进培养。
八、社会服务贡献
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服务类型 | 年度数据 | 社会效益 |
---|---|---|
师资培训 | 1200人次/年 | 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
社区教育 | 80场活动/年 | 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
标准制定 | 3项行业标准 | 规范区域早教市场 |
牵头成立“川中幼教联盟”,辐射遂宁、射洪等6个区县学前教育机构。
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类专业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建设、实战化的教学改革、深度化的校企合作,形成了鲜明的“川中幼教”品牌特色。其“双师型”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幼师“招不来、留不住”的行业痛点,但在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输送更多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