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南充职校新校区)

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南充职校新校区)

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作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标志着区域产教融合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校区选址南充临江新区核心区块,规划用地1200亩,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年培训社会技能人才超8000人次。项目通过"三院两中心一基地"功能布局(智能工程学院、现代服务学院、健康护理学院,产教融合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实训实习基地),构建起"教学-实训-研发-创业"全链条培养体系。新校区采用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建造,配备5G+AIoT智慧校园系统,实现能耗监测、安防联动、教学资源智能推送等数字化管理,其"双核驱动"发展模式(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有效破解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最后一公里"难题。

南	充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

一、战略定位与区域价值

新校区锚定"成渝双城经济圈技能人才供给枢纽"战略目标,重点服务南充"汽配机械、丝绸纺织、医疗康养"三大百亿产业集群。通过建立"政-校-企-研"四维协同机制,与南充经开区、西充农业高新区等共建12个产业学院,形成"校区-园区-厂区"空间联动格局。

核心指标新校区规划值川内同类院校均值
年输送技术人才4500人3200人
企业联合培养项目68个45个
产学研转化金额1.2亿元8000万元

二、硬件设施迭代升级

对比原校区,新校区建筑面积扩展3.8倍至4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价值达3.2亿元。建设有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康养护理等8大实训中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置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52台套,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达到三甲医院硬件标准。

设施类别原校区新校区
总建筑面积10.8万㎡45万㎡
实训工位2800个1.2万个
智慧教室18间126间
藏书量12万册38万册(含数字资源)

三、专业集群重构路径

构建"3+3+N"专业体系,重点打造智能装备制造、电子商务、老年护理三个省级示范专业群。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8个前沿专业,淘汰文秘、工艺美术等4个滞后专业。实施"专业+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获取率提升至92%。

专业类型重点建设专业就业对口率
智能制造类机器人应用、数控技术89%
数字商贸类直播电商、跨境电商87%
医养健康类康复治疗、智慧养老93%

四、师资队伍优化方案

实施"双百工程"引进计划,累计引进博士12人、行业领军人才26人,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推行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赴企业实践超6个月。建立"基本工资+绩效奖励+项目分红"三元薪酬体系,骨干教师收入提升40%。

师资结构现有数据建设目标
双师型教师占比68%85%
硕士以上学历32%55%
高级职称教师28%45%

五、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与吉利集团共建"南充汽车产业学院",实行"1.5+1.5"工学交替培养;联合南充市中心医院打造"康养护理人才定向班"。开发"岗位能力矩阵图"将68个岗位分解为234项技能单元,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合作维度典型案例年度效益
设备共享三环电子捐赠CNC机床20台节约采购资金800万
课程开发顺丰物流参与开发《智慧仓储》课程覆盖学生1200人
订单培养京东西南区"青苗班"年招80人就业留存率95%

六、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搭建"一脑双平台"架构,部署教学大数据分析中枢,集成人脸识别考勤、VR虚拟仿真教学、AI学习诊断等应用场景。开发"职教云"APP实现选课、评价、认证全流程线上办理,日均活跃用户达9500人次。

智慧应用场景技术特征覆盖率
混合式教学5G+AR/VR82%
智能安防物联网感知系统100%
能耗监测LoRa无线传感93%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技能回炉"计划,年培训量突破1.2万人次。承接南充市"春潮行动"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发《川菜制作》《家政服务》等短期课程包。与扶贫部门共建"技能帮扶工作站",覆盖83个乡镇。

培训类型年度规模取证率
新型职业农民3200人88%
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1500人94%
企业新型学徒制4800人86%

八、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多元投入-成本分担-绩效奖励"资金保障机制,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8亿元,引入社会资本2.3亿元。创新"教学工作量+社会服务量+技术成果转化"三维考核体系,教师横向课题经费提成比例提升至60%。

  • 设立校友企业发展基金,年募集额超500万元
  • 开发校办企业孵化平台,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 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节能收益反哺教学科研

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通过空间重构、资源重组、机制重塑,实现了从传统职业院校向现代产业学院的跨越式转型。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链融入创新链"的实践路径,不仅显著提升了川东北地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质量,更探索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随着"数字孪生校园"二期工程启动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进,该校区有望成为成渝城市群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支点,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