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仪陇柳垭职业中学(以下简称“柳垭职中”)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形成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兼顾技能培训与成人教育的综合性办学格局。作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重点县的教育载体,柳垭职中承担着区域产业人才输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乡村振兴技能支撑的重要使命。
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现代农业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地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同时,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教高考”政策,升学班本科上线率逐年提升,2023年达28%,成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柳垭职中前身为仪陇县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全日制职业中学。其发展脉络与县域经济转型紧密关联:2012年被列为“四川省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实施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2020年获评“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当前,学校以“服务三农、对接产业、多元发展”为核心定位,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的办学特色。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政策支持 |
---|---|---|
2008-2012年 | 完成职教体制转型,设立电子、机械等6个基础专业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3-2018年 | 建成国家级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引入“订单班”培养模式 | “雨露计划”扶贫政策 |
2019-至今 | 启动“职教高考”试点,增设无人机操控等新兴专业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通过“校企互聘”机制,长期聘请企业技师32人参与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方面,建有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等8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现代农业虚拟仿真平台达到省级一流标准。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45 | 24%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38 | 19.5% |
企业兼职教师 | 32 | 16.7% |
三、专业设置与就业结构
学校专业布局紧扣区域产业需求,形成“传统优势专业+新兴战略专业”双轮驱动模式。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两大专业占比达58%,而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专业增速超过15%。就业方向上,本地产业吸纳率提升至37%,较2019年增长12个百分点。
专业类别 | 2023年就业去向 | 典型合作企业 |
---|---|---|
制造业 | 成都京东方、南充三环电子 | 吉利四川商用车 |
现代服务业 | 阿里巴巴客服中心、京东物流 | 仪陇电商产业园 |
农业技术 | 中化现代农业、新希望六和 | 县农投公司 |
四、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学校构建“1+N”校企合作体系,与12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课程24门。通过“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方式,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2022年数据显示,企业参与教学的课程占比达41%,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平均薪资达3800元/月。
- 校企共建项目:与比亚迪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包
- 生产性实训:服装专业承接县域校服定制订单年产值超200万元
- 技术创新:师生团队参与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应用于本地茶园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贡献
近三年累计培养毕业生3685人,其中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等院校占比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8%。技能大赛获奖方面,省级以上奖项年均增长15%,202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社会培训年均覆盖8000人次,助力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
指标 | 2021 | 2022 | 2023 |
---|---|---|---|
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 | 19% | 23% | 28% |
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奖项 | 8项 | 14项 | 17项 |
社会培训人次 | 7200 | 8100 | 8400 |
六、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建成智慧校园系统,实现教学场所5G网络全覆盖。实训设备更新率保持年均15%以上,2023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端设备价值800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储量达12万册,数字资源平台接入国家级职教资源库。
项目 | 配置标准 | 使用情况 |
---|---|---|
实训工位 | 生均1.2个 | 电子专业达1:1.5 |
数字化教室 | 90间 | 覆盖率85% |
虚拟仿真系统 | 6套 | 应用于建筑、汽修专业 |
七、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学校专业设置与仪陇县“机械制造、现代农业、文旅康养”三大主导产业匹配度达82%。通过建立“专业群+产业群”对接机制,为县内重点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占比从2018年的29%提升至2023年的46%。同时,针对农村留守人员开设“短平快”培训项目,年均开展果树修剪、电商直播等培训超40期。
产业领域 | 对应专业 | 人才供给能力 |
---|---|---|
汽车零配件制造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 年输送300+人 |
柑橘深加工 | 食品生物工艺、冷链物流 | 订单培养150人/年 |
乡村旅游 | 中餐烹饪、导游服务 | 定向就业80% |
八、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县域人口外流、产业升级加速等压力,学校存在优质生源萎缩(近三年本地生源占比下降7%)、高端实训设备维护成本高(年均支出超200万元)等问题。对此,提出“三纵三横”改革策略:纵向贯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培养通道,横向拓展“技能培训+创业孵化+社区教育”功能矩阵。计划未来五年投入3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预计可提升本地就业吸附力15个百分点。
四川仪陇柳垭职中通过精准对接区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已发展成为川东北地区县域职业教育的标杆。其“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不仅为贫困地区学生开辟了成长通道,更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学校在专业迭代速度、师资高端化水平等方面仍需持续突破,但其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职教探索,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