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内江卫生中职)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内江卫生中职)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部作为川南地区卫生健康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学院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以医学护理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体系。该中专部聚焦基层医疗人才需求,开设护理、药剂、康复技术等核心专业,形成"理论+实训+临床"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配备模拟病房、急救实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通过"校中院"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要求的无缝衔接,为川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内	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部肇始于1958年创建的内江医士学校,历经三次重大改制形成现有办学格局。201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部,明确"立足川南、服务基层、医养融合"的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特征
1958-1998创建内江医士学校单一医学教育
1999-2018升格为卫生职业学校增设护理、药学专业
2019至今并入高职学院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护理、药剂、中医康复保健等6个中职专业,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拓展素养"三级课程模块。核心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基础护理技术》等12门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母婴护理、老年照护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药师从业资格证
康复技术中医传统康复、运动疗法康复治疗士证书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45%。通过"高校教授+三甲医院专家"双导师制,形成理论教学与临床带教互补的师资结构。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院校/单位
校内专职教师5260%四川大学、泸州医学院
临床兼职教师3440%内江市医院、内江二院

四、教学设施配置标准

建有总面积8000㎡的医护实训中心,配备价值2000万元的先进设备。重点建设智能化模拟病房、虚拟静脉穿刺实训室等特色教学空间,实训工位与在校生比例达1:1。

设施类别数量技术特征
模拟病房12间配备智能监护系统
急救实训室8间心肺复苏模拟人
中药标本馆1个300余种道地药材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与15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推行"学期分段式"实习模式,第3学期进入合作医院跟岗学习,第5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实现学习-实践的螺旋提升。

合作类型合作单位主要内容
教学医院内江市中医院临床教学基地
实训基地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实训
订单培养邦泰医药药品营销定向班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1%-93%区间,对口就业率达86%。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共有217名学生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

年份毕业人数就业率升学率
202032892.3%15.6%
202135491.8%18.2%
202231293.1%20.1%

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三维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督导、技能抽测、用人单位反馈构建闭环管理。每学期开展2次教学质量分析会,专业课程合格率从2019年的89%提升至当前的96%。

监控维度评价主体主要指标
过程监控教务处教学日志抽查率
结果监控职业技能鉴定站双证获取率
社会评价用人单位岗位适应度调查

八、区域服务贡献度分析

累计为川南地区培养基层医护人员超8000名,参与"健康内江"行动项目12个。疫情期间组织师生志愿者368人次参与社区防控,开发线上健康科普课程被采纳为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服务项目参与人数服务范围
基层医疗培训2300+人次川南6县区
健康扶贫456户定点帮扶村
应急救护189场次企事业单位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专部已形成鲜明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特色。其"校院协同、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难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学校正着力构建"中职-高职-继续教育"贯通培养体系,通过智慧医教平台建设、国际护理标准引进等举措,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级。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跨区域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创新,更好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