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苍溪职高”)作为四川省广元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现已形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学格局。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设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旅游服务等8大类16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8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升学率达45%,在川东北地区职业院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苍溪职高前身为苍溪县农业技术中学,199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川北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支撑工业升级”的办学方向,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群。通过“校政企”三方联动机制,与县域内23家规上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育人模式。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1998 | 农业技术中学阶段 | 培养基层农技员3000余人 |
2000-2010 | 省级重点中职创建 | 建成数控加工实训基地 |
2015-至今 | 产教融合深化期 |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42门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实施“1+X”证书制度。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对接猕猴桃、柑橘等县域主导产业,开发《智慧农业设备操作》等特色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认证标准。近三年累计开发校本教材18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现代农业技术 | 植物生理学、设施农业技术 |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计算机应用 | 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 | 计算机操作员(四级)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实施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每学期不少于20天进厂锻炼。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企业技术总监5人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3个,培育市级骨干教师16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218 | 76% |
企业兼职教师 | 68 | 24% |
高级职称教师 | 101 | 35.3% |
四、实训基地建设
投入8000万元建成现代化实训中心,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6大实训板块。其中智能温室实训基地配备物联网控制系统,可模拟12种作物生长环境;机电实训中心引进德国KUKA机器人教学系统。与京东集团共建“川北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三段式”培养模式:第1学期基础能力培养,第2-4学期专项技能训练,第5-6学期顶岗实习。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展“成蝶计划”,选拔40名学生进行定制化培养。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非遗技艺传承,年培养传统手工艺人才80余人。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承接“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政府项目。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为县域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7项,研发猕猴桃自动分拣系统提升生产效率40%。牵头成立川北职业教育联盟,吸纳32家企业和15所中职学校参与。
七、学生发展质量
近五年涌现出“四川省技术能手”3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5人。2022届毕业生创业率达7.8%,创办家庭农场、电商服务站等实体89个。通过“3+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向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输送优质生源236人。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普职比调整等新形势,学校存在专业动态调整滞后、数字化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建设,构建“云上职教”资源平台,深化与本科院校的“3+2”联合培养项目,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级。
苍溪职高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扎根乡村、服务产业”办学特色。未来需在专业集群化发展、教师数字化转型、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