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是川东北地区培养建筑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依托区域建筑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建筑工程技术为核心,涵盖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多个关联专业的集群化办学体系。该专业群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累计为中建集团、四川路桥等企业输送技术骨干超3000人。专业建设注重产教融合,与南充市建筑师协会共建BIM技术中心,联合开展装配式建筑构件研发,近三年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奖项17项。硬件设施方面,建有建筑构造实训馆、智慧建造虚拟仿真中心及标准化工地实训场,实训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可模拟全过程施工场景。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达65%,拥有注册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双师型教师28人,形成“理论教学+项目实战”的复合型培养路径。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
南充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采用“1+N”集群发展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等延伸专业。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核心岗位群 | 职业资格证书 |
---|---|---|---|
建筑工程技术 | 绿色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实施 | 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 | 二级建造师、BIM建模师 |
工程造价 | 工程计量与计价、全过程咨询 | 造价员、招标代理专员 | 造价工程师(助理级) |
建设工程管理 | 项目管理信息化、智慧工地运维 | 项目经理助理、资料员 | 建设工程管理岗位证书 |
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教学团队呈现“双高双优”特征,即高学历占比与高级职称比例双高,企业实践经历与教学能力双优。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18 | 45% | 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 |
双师型教师 | 28 | 70% | 参与川东北机场航站楼设计 |
企业兼职导师 | 22 | 55% | 指导学生获BIM国赛二等奖 |
教学设施配置标准
实训基地建设对标建筑行业新技术应用,形成“三实两虚”教学场景。
实训类别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功能覆盖 |
---|---|---|---|
构造实训馆 | 800㎡ | 380万元 | 建筑节点解剖展示 |
虚拟仿真中心 | 400㎡ | 520万元 | BIM协同设计训练 |
装配式实训场 | 1200㎡ | 650万元 | 预制构件生产教学 |
课程体系构建逻辑
采用“平台+模块”课程架构,形成基础能力层、专业技术层、拓展提升层的三级递进体系。
- 基础能力层: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工程制图等通用课程
- 专业技术层:分设施工技术、造价控制、项目管理三大模块
- 拓展提升层: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绿色施工等前沿方向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构建“四阶递进”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合作阶段 | 企业参与形式 | 学生收获 | 典型案例 |
---|---|---|---|
认知实习 | 项目现场观摩 | 职业环境体验 | 南充高铁站建设项目 |
跟岗实训 | 师傅带教实操 | 基础技能掌握 | 中铁十八局市政工程 |
顶岗实习 | 独立承担岗位 | 综合能力提升 | 蓝光发展项目部 |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25%,形成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格局。
- 技术研发: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方案12项
- 社会培训:年培训建筑工人超2000人次
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呈现“三高一宽”特点。
指标维度 | 2021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