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宣汉县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宣汉职中”)是川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3年,2006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中学。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开设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等12个专业,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80人。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节点,宣汉职中在推动县域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学校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现代化实训基地,并与京东、比亚迪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年均输送技术人才1200余人,本地就业率达68%,成为川东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典范。然而,受限于区位条件和资源投入,其在专业覆盖广度、师资高端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宣汉职中前身为宣汉县农业技术中学,2000年转型为综合性职业中学,2018年被列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学校锚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目标,聚焦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数字经济三大领域,形成“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的办学特色。
项目 | 宣汉职中 | 四川县级职校平均 | 全国示范职校 |
---|---|---|---|
创办时间 | 1983年 | 1995年 | 1980年 |
省级重点认定时间 | 2006年 | 2012年 | 2000年 |
核心专业数量 | 8个 | 5个 | 12个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定制模块”三级课程体系,重点建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现代农艺技术三大省级重点专业。2022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直播电商等新兴专业,形成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专业布局。
维度 | 宣汉职中 | 达州其他职校 | 成渝经济区职校 |
---|---|---|---|
专业总数 | 12个 | 8-10个 | 15-20个 |
省级重点专业占比 | 66.7% | 30% | 80% |
年专业更新率 | 15% | 5% | 25%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23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2%,高级职称教师48人。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机制,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但正高级讲师仅3人,领军人才储备不足。
指标 | 宣汉职中 | 西部县级职校 | 东部发达职校 |
---|---|---|---|
师生比 | 1:18 | 1:22 | 1:12 |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 18% | 12% | 35% |
企业实践超半年教师 | 76人 | 30人 | 120人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拥有数控机床45台、智能焊接工作站8套、电商直播室12间。与华为共建ICT实训中心,设备总资产达3800万元,但高端设备占比仍低于发达地区职校。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2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1%,本地就业平均起薪3800元。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考核制度,升学班本科上线率12%,但相比普通高中仍有差距。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与蜀宣实业、通洲电子等本地企业建立“厂中校”合作模式,开展“1.5+1.5”分段培养。引入京东客服、比亚迪技工等订单班,年输送实习生超400人。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为县域扶贫搬迁户提供免费技能教育。承接省州县三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累计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260名。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错位、高端实训设备短缺、师资晋升渠道不畅等挑战。建议通过建设产教融合园区、引进“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渝陕定向培养等方式实现突破。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宣汉职中在服务县域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成效显著。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师资结构优化、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西部欠发达地区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宣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