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市高级职业中学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自1983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核心使命。学校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四川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形成"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办学特色。校园占地120亩,开设14个专业大类,其中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通过"校中厂+订单班"模式,与23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2%。
一、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实训基地数量 | 校企合作企业 |
---|---|---|---|
加工制造类 | 3 | 4 | 长城汽车、东方电气 |
信息技术类 | 2 | 3 | 京东方、华为乐山基地 |
旅游服务类 | 1 | 2 |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 |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智能制造单元运维》《智慧景区管理》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投入300万元建设氢燃料电池实训室。
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职称结构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 | 初级 |
---|---|---|---|---|
学历结构 | 硕士以上 | 本科 | 专科 | |
占比 | 8% | 35% | 45% | 12% |
占比 | 22% | 75% | 3% |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完成不少于60天的企业实践。机电工程系主任王XX拥有高级技师资格,带领团队攻克精密模具加工技术难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推行"1.5+1.5"分段式培养:前1.5年在校学习,后1.5年企业轮岗实训
-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吉利集团共建"成蝶班",实行师徒结对培养
- 建立"双创"孵化中心:累计培育学生创业项目37个,其中智能农机合作社获省级金奖
2022级数控班张XX通过"技能高考"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其参与设计的自动化送料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四、实训条件与信息化建设
实训类型 | 设备价值(万元) | 工位数 | 数字化覆盖率 |
---|---|---|---|
基础实训 | 850 | 600 | 100% |
专项实训 | 1200 | 350 | 85% |
虚拟仿真 | 300 | - | - |
建成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6个数字化实训中心,引入MES生产管理系统。电子专业实训车间实现5G网络全覆盖,可开展工业互联网场景模拟教学。
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
- 承接乐山市装备制造行业技能提升计划,培训高级工237人
- 组建"嘉州工匠"技术服务队,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9项
2023年牵头成立"乐山数字经济产教联合体",联合12所院校和28家企业共建共享资源库。
六、国际化办学探索
国际合作项目 | 对接国家/地区 | 年度交流人数 |
---|---|---|
中德胡格诺职业教育联盟 |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 15 |
中泰国际教育合作 | 泰国清迈府 | 22 |
港澳台研学项目 | 香港、澳门 | 30 |
引进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开发《工业4.0基础》等国际化课程。旅游专业学生李XX通过交换生项目考取泰国导游资格证书。
七、德育工作体系构建
- 实施"三全育人"工程,建立包含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等5大模块的德育课程体系
- 推行"成长导师制",为每个班级配备企业兼职德育导师
- 建设"工匠文化长廊",展示乐山非遗技艺和大国工匠事迹
2022年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红色匠心"党建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八、办学成效与社会影响
指标类型 | 2020 | 2021 | 2022 |
---|---|---|---|
毕业生就业率 | 96.8% | 97.5% | 98.2% |
对口升学率 | 68.3% | 70.6% | 72.4% |
技能大赛获奖 | 省级12项 | 省级15项 | 国家级2项 |
学校连续五年获评乐山市职业教育质量一等奖,校长杨XX当选四川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2023年牵头制定《中职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标准》,在西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经过四十年发展,乐山市高级职业中学已形成鲜明的"立足产业、服务区域、辐射西南"的办学格局。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育人模式,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向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