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朝天职校”)是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朝天区区位优势与产业需求,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机械加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办学体系。学校始建于1986年,2018年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培养,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地产业匹配度达70%,成为川陕革命老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朝天职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实训楼3栋、标准化实训车间8个,配备价值2300万元的实训设备。校园布局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大功能板块,其中机电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生产线模式,农业实训基地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人,专任教师12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近三年累计投入1800万元用于智慧校园建设,建成覆盖全校的5G网络与物联网教学系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数字化联动。
指标 | 2020年 | 2023年 |
---|---|---|
校园面积 | 100亩 | 120亩 |
实训设备价值 | 1600万元 | 2300万元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58% | 65%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位一体专业集群,重点打造现代农业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核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战”三级架构,引入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发《智慧农业技术》课程,建设300亩校外实训农场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设立“工匠班”定向培养技术人才
- 电子商务专业:搭建“直播电商实训室”,与京东、拼多多建立人才培养通道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技术 | 植物生理学、农业物联网技术 | 蜀道农业、广元农科院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CAM、精密加工技术 | 中航工业、广元机械 |
电子商务 | 网络营销、电商物流管理 | 京东云仓、拼多多川北运营中心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学年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训不少于2个月。近五年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3名,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45人。
教师发展实行“三级梯队”培养计划:新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建立教师技能大赛常态化机制,近三年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6项,市级奖项12项。
年份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高级职称教师 | 企业兼职教师 |
---|---|---|---|
2019 | 18人 | 25人 | 28人 |
2023 | 35人 | 42人 | 45人 |
四、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与广元市经开区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引入12家企业入驻校园实训基地。创新“厂中校”“校中厂”模式,数控专业与广元机械厂共建生产线实训车间,学生日产能达500件精密零件。
现代农业专业群推行“季节轮岗制”,春季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夏季到企业参与食用菌生产,秋季进入合作社实践营销。这种模式使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升至89%。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呈现“本地消化为主,辐射成渝经济圈”的就业特征。2023届毕业生中,62%进入广元本地企业,28%赴成都、重庆就业,10%选择升学。学校建立就业跟踪机制,对入职学生开展为期3年的职业技能提升服务。
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近五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7个,其中“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电商”项目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指标 | 2021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3.2% | 96.5% |
本地就业比例 | 58% | 62% |
创业率 | 3.1% | 4.8% |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与朝天区扶贫局共建“技能扶贫示范基地”,开发适合山区特点的短期培训课程包。
技术研发方面,现代农业团队攻克“秦巴山区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难题,推广面积达2.3万亩;机电专业师生参与企业技改项目12项,节约生产成本逾300万元。
七、办学特色与创新
首创“红色文化+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将川陕革命老区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开发《红军精神与工匠素养》特色思政课。校史馆被命名为“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建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可通过VR设备完成复杂零件编程训练,教学效率提升40%。
八、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问题。建议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的联动,共建跨区域实训平台;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开发更多适应新兴产业的课程模块。
未来可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引入企业资本建设产业学院,同时加强国际化交流,借鉴德国、日本职业教育经验优化培养体系。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朝天职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职教发展路径。其“政校企协同育人”“红色文化赋能”等实践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随着新一轮职教改革推进,学校有望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