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彭山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彭山职高”)是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6年,历经多次转型升级,现已形成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办学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教职工21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岗课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在70%左右,形成了“就业有优势、升学有渠道”的双向发展路径。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彭山县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了“升学与就业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6-2000年 | 农业中学阶段,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 累计培养农村技术人才2000余人 |
2001-2010年 | 转型为综合职高,新增机械、电子专业 | 获省级重点职高资质 |
2011年至今 | 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实训基地 | 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实训+顶岗实习”三段式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省级重点专业 | 校企共建专业 | 年招生规模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模具制造 | 工业机器人(与京东方合作) | 400人 |
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应用 | 物联网技术(与华为合作) | 350人 |
现代服务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电子商务(与京东合作) | 300人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不少于6个月企业实践。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5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
指标类型 | 数值 | 对比全省中职均值 |
---|---|---|
师生比 | 1:15 | 优于1:18的平均水平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38% | 高于25%的省级标准 |
高级职称教师 | 42% | 接近40%的优质职校标准 |
四、教学成果与技能竞赛
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2022年数控铣削项目选手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 2020-2023年省级技能竞赛获奖率达28.6%
- 开发校本教材12部,其中《工业机器人编程实务》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
- 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2%(含职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构建“1+N”校企合作模式,与京东方、华为等企业共建实训中心6个,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15个,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
合作领域 | 合作企业 | 合作形式 | 年输送人数 |
---|---|---|---|
智能制造 | 京东方、格力电器 | 现代学徒制培养 | 200人/年 |
电子信息 | 华为技术、联想集团 | 实训基地共建 | 150人/年 |
现代服务 | 京东物流、携程旅行 | 订单班培养 | 100人/年 |
六、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建立“分层培养、多元发展”机制,设置升学班、技能强化班、创业孵化班三类教学组织形式。2023年毕业生去向呈现“四三三”分布特征:
- 40%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
- 30%进入大型企业技术岗位
- 30%选择自主创业或参军入伍
七、校园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投入8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大楼,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建成“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诊断、学业测评数字化。
设施类型 | 数量 | 技术水平 |
---|---|---|
实训工位 | 2500个 | 达到省级Ⅱ类标准 |
数字化教室 | 45间 | 覆盖率100% |
虚拟仿真系统 | 8套 | 涵盖机械、电子专业 |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为本地企业定制培训员工2000余人。牵头成立“彭山职教联盟”,吸纳32家企业和7所中小学参与。
- 近三年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500万元
- 开发乡村振兴特色课程包12个
- 输出管理经验至甘孜、阿坝等地区职校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彭山职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有效破解了职教吸引力不足、校企协同不畅等共性难题。其“岗课融通”教学模式、“双师双能”培养机制、“分层发展”培养路径具有推广价值。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