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数字经济发展学院(广安数经研究院)

广安数字经济发展学院(广安数经研究院)

广安数字经济发展学院是四川省广安市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而设立的创新型教育机构。作为区域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的核心载体,学院以“产教融合、技术赋能”为核心理念,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资源,构建了涵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生态。依托广安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学院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形成“教学-实训-科研-创业”闭环体系,近三年累计培养专业人才超2000人,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150余项,成为西南地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广	安数字经济发展学院

一、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

学院锚定“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数字经济教育标杆,围绕成渝地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需求,明确三大核心职能:一是培养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二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三是打造区域数字生态协同平台。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计划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年培训规模突破5000人次。

核心指标2023年数据2025年目标
年均毕业生人数800人1500人
企业合作项目数120项200项
技术成果转化率28%45%

二、课程体系与专业布局

学院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底层为数字经济通识教育,中层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6大专业方向,顶层开设“数字+X”跨学科融合课程。采用“1+N”证书模式,学生除学历证书外,需考取阿里云认证、华为HCIA等职业资格。

课程类别学分占比核心课程示例
公共基础课30%数字经济概论、统计学原理
专业必修课40%机器学习算法、分布式系统设计
实践实训课30%企业级项目开发、数字沙盘模拟

三、师资结构与能力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企业工程师驻校”模式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数字经济相关博士学位占比达45%,拥有3年以上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68%,每学期邀请2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实战教学。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背景
学科带头人12人15%中科院计算所、电子科大等
企业驻校工程师35人29%腾讯云、阿里云认证专家
青年骨干教师78人58%海外名校归国人才

四、产学研协同机制

学院创新“三阶递进”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企业参观)、二年级项目实训(真实课题)、三年级顶岗创业(孵化扶持)。与广安经开区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近三年完成智慧政务、工业互联网等横向课题67项。

合作类型签约企业2023年成果
技术联合研发深广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城市数据中台系统
人才定向培养京东云西南基地输出云计算工程师82人
实训基地共建川渝大数据联盟提供实训岗位300个/年

五、技术平台与科研转化

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一院多中心”技术矩阵,包括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120PFLOPS)、数字孪生实验室、区块链测试平台等。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賨州智脑”城市治理系统,实现专利授权23项,技术交易额突破1800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7%,其中82%进入数字经济相关行业。薪酬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岗位平均起薪12.8K/月,数据分析岗位9.6K/月,显著高于省平均水平。典型就业企业包括华为成都研究所、中科曙光、广安比亚迪等。

七、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学院支撑广安市数字经济规模三年增长170%,2023年直接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15亿元。为本地企业定制数字化转型培训42场,惠及管理人员1200人次,推动37家传统制造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

八、挑战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一是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大,二是跨学科课程开发成本高,三是区域数字产业承载力不足。建议强化“飞地教研”模式,与成都、重庆高校共建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赴头部科技企业研修;推动“校友经济”反哺产业链建设。

广安数字经济发展学院通过精准定位区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已初步形成“教育-人才-产业”良性循环。未来需在技术创新能级提升、国际化资源引入等方面持续突破,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