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县(文轩职院大英)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县(文轩职院大英)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县校区是四川省内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文轩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结合大英县区位优势与地方产业需求,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校区占地约8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1.2万人,开设专业覆盖数字经济、文旅融合、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通过“校中企、企中校”的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华为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人才输出与地方经济需求的精准对接。然而,在师资结构、实践教学资源分配、区域竞争压力等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四	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县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县校区始建于2018年,是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办学定位聚焦“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面向云计算、大数据、文旅策划等区域紧缺领域。

时间阶段 关键事件 发展目标
2018-2020 基础建设与专业初设 打造川内数字化职教标杆
2021-2023 校企合作深化(京东电商学院成立) 构建“岗课赛证”融合体系
2024-至今 省级“双高计划”申报 冲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校区现设6个二级学院,重点建设30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40%。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通用能力课程占比30%,专业技能课程占比50%,跨界融合课程占比20%。

专业群 核心专业 校企合作项目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数字经济类 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 京东校园实训中心 89%
智能制造类 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 华为ICT学院 82%
文旅创意类 数字媒体、文旅策划 大英死海文旅基地 76%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双师型”教师占比65%。近三年累计立项省级以上教研课题4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6篇,但横向课题转化率不足40%。

师资类型 人数 企业实践经历 科研成果产出
教授/副教授 134 平均2.3年/人 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企业兼职教师 98 行业经验超5年 开发实训项目27个
青年教师(35岁以下) 248 企业挂职率72% 参与专利18项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资源

校区建有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2.8亿元,其中智能工厂、虚拟仿真等现代化实训室占比超60%。但部分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与行业技术迭代存在滞后性。

实训类别 设备数量 合作企业投入 利用率
智能制造实训 工业机器人32台 华为捐赠1200万元 92%
数字商贸实训 电商直播舱18间 京东提供系统支持 85%
文旅虚拟仿真 VR设备56套 地方政府专项拨款 78%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5%,本地就业占比58%,平均起薪4200元。但升学率仅12%,显著低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职业发展天花板问题凸显。

指标类型 数据表现 对标院校均值 差距分析
就业率 94.5% 91.2% 高于3.3个百分点
专升本率 12% 18% 低6个百分点
雇主满意度 89分 85分 高4分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近三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参与地方文旅项目策划17项,但横向科研经费仅占总收入的8%,服务深度有待提升。

服务领域 年度成果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企业定制培训 年均3000人次 直接收入800万元 提升员工技能等级
技术攻关项目 完成12项 间接创造产值3000万 助力中小企业升级
社区教育服务 覆盖8个乡镇 政府购买服务200万 提高居民数字素养

七、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二是实践教学资源区域共享不足,三是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尚未健全。但成渝经济圈产业升级、大英县文旅经济特区建设为其带来新机遇。

  • 挑战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低于全省均值5个百分点
  • 挑战2:跨校实训资源共享率仅31%
  • 挑战3:企业深度参与课程比例不足45%
  • 机遇1: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人才缺口超10万人/年
  • 机遇2:大英县康养旅游投资年均增长25%
  • 机遇3:国家“十四五”职教改革专项经费倾斜

八、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建议实施“三维驱动”策略:通过“大师工作室”提升师资水平,构建“云上实训平台”实现资源跨区域共享,深化“订单班+创业孵化”产教融合模式。重点建设智慧养老、跨境电商等5个新兴专业群,力争五年内跻身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