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陈伟南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陈伟南成都礼仪职中)

陈伟南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陈伟南成都礼仪职中)

陈伟南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为核心,尤其在礼仪文化、航空服务、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学校依托“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构建了涵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国际交流的多维培养框架,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5%,成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度产教融合,与航空公司、地铁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中心;二是国际化路径清晰,开设英日双语课程并输出留学生;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将蜀绣、茶艺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礼仪教学。硬件设施上,学校拥有航空模拟舱、高铁实训室等先进设备,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形成了“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育人体系。

陈	伟南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成都市旅游职业中学,2012年由爱国侨领陈伟南先生捐资扩建并更名,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2012-2015校区扩建与专业重组新增航空服务、国际邮轮专业
2016-2018省级示范校建设建成虚拟仿真礼仪实训中心
2019-至今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日本大阪观光专门学校结对

办学定位聚焦“三个对接”:专业设置对接天府机场经济圈需求,课程标准对接国际服务行业认证体系,人才培养对接“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升级。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金字塔型”专业群,基础层设旅游服务、酒店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中层发展航空、轨道等特色专业,顶层培育国际邮轮、会展策划等新兴专业。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航空服务客舱服务实务、航空急救民航客运资格证
轨道交通地铁运营调度、应急处理列车驾驶员资格证
国际邮轮海事法规、多语种沟通海船船员适任证书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1-2年级完成公共基础模块,3年级进入专项技能提升阶段,顶岗实习前增设跨文化交际特训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16人中,硕士以上学历占43%,行业兼职教师占比达28%。

师资类型人数代表性成果
学科带头人15主持开发省级精品课7门
企业导师62参与编写岗位操作手册12套
国际师资9引进日航服务标准认证体系

实施“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学术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建立教师企业轮岗每年不少于40天的刚性制度。

四、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形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格局,其中航空模拟训练中心配备波音737动态模拟舱,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复刻地铁真实运营场景。

实训场所设备价值合作企业
航空模拟舱2800万元国航西南分公司
智慧酒店实训室1500万元洲际酒店集团
非遗技艺工坊320万元四川省文旅厅

创新“实训室+工作室”模式,在蜀绣传习所实行师徒制教学,学生作品直接对接文旅市场。

五、校企合作机制

与32家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形成“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1862人次。

合作模式涉及专业企业投入资源
定向培养航空服务提供奖学金50万/年
设备捐赠烹饪工艺智能厨房系统一套
研发共建旅游管理开发VR景区实训软件

推行“企业冠名班级”制度,如“川航菁英班”实现课程置换率达60%,学生毕业直接进入机务维修岗位。

六、国际化办学实践

学校率先开设“中文+职业技能”海外推广项目,与马来西亚、泰国等院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

国际合作项目输出方向年度规模
留学就业项目日本邮轮服务35人/届
研学交流新加坡酒店管理120人/年
师资培训德国职教体系研修15人/批

开发《国际礼仪实务》等双语教材,引入英国NVQ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建立跨国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七、学生发展质量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4820元,专业对口率81%,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校友。

评价维度2020届2023届
就业率96.7%98.3%
升学率68.2%77.5%
雇主满意度91.4分93.8分

建立毕业生追踪系统,数据显示83%的就业学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56%的升学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

八、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金额超800万元,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

服务类型年度指标社会效益
社区培训茶艺/插花等课程120场覆盖居民1.2万人次
扶贫协作凉山州职教帮扶项目培训彝区学员437人
标准输出礼仪规范地方标准制定被32所学校采纳

开发“礼仪成都”系列微课程,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学习平台,注册学员突破5.6万人。

陈伟南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其“根植传统文化、对标国际标准”的办学理念,不仅为现代服务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更通过标准输出、国际交流等方式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未来需在数字转型、跨学科融合等方面持续突破,例如建设虚拟现实礼仪实训空间、开发智慧城市服务新专业,以应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