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城市职业学校是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具有显著示范意义。学校依托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了以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形成“政校企”三元协同的育人机制。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该校在产教融合、双创教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70%以上进入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企业。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学校在实训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超3.2亿元,建成智慧城市建造、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值得关注的是,学校率先开展“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覆盖建筑信息模型(BIM)、电子商务运营等12个新兴领域,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经验”。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2年创建的成都市建筑工程职业中学,201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现拥有天府新区主校区和龙泉驿分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作为成都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学校确立“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西部”的办学格局,重点对接成都市“十四五”规划中轨道交通、数字经济、绿色建筑等产业集群需求。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2-2005年 | 建筑类特色中专建设 | 获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认定 |
2006-2017年 | 省级示范性高职创建 | 开设智慧城市管理等5个新专业 |
2018年至今 | 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 立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城市建设+”专业群,形成“4大学院+12个专业群”架构。其中,建筑工程学院开设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前沿方向,信息工程学院聚焦物联网应用、大数据技术等领域。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实践课程达25%。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证书获取率 |
---|---|---|---|
智慧城市建造 | 建筑信息建模(BIM) | 中国五冶、中铁二局 | 92% |
智能网联汽车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沃尔沃成都基地、一汽丰田 | 88% |
数字商贸服务 | 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 | 京东西南区、亚马逊云科技 | 8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双百工程”引进计划,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3%,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68%。实施“企业大师进课堂”计划,聘请行业技术骨干76人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实践不少于6个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156人 | 31% | 主持省级课题23项 |
双师型教师 | 245人 | 49% | 开发活页式教材17本 |
企业兼职导师 | 98人 | 19%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8项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三阶递进”培养体系:一年级实施“专业认知+基础技能”训练,二年级开展“项目驱动+岗位轮训”,三年级进行“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与华为共建ICT学院,联合开发5G网络优化等实训课程包。
培养阶段 | 培养重点 | 考核方式 | 企业参与度 |
---|---|---|---|
基础能力阶段 | 通识课程+专业认知 | 理论考试+虚拟仿真 | 20% |
专项技能阶段 | 项目化教学+跨专业协作 | 作品评审+技能竞赛 | 50% |
综合应用阶段 | 顶岗实习+创新项目 | 企业评价+专利转化 | 100% |
五、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共建“智慧城轨学院”,共同开发《城市轨道智能运维》等6门定制课程。引企入校设立“京东校园仓”“阿里云数据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近三年开展横向技术服务项目47项,技术交易额达1200万元。
合作类型 | 典型案例 | 设备投入(万元) | 年培训量 |
---|---|---|---|
校中厂 | 中建西部建设PC构件厂 | 850 | 1200人次 |
订单班 | 通威太阳能“光伏工匠班” | 320 | 90人/年 |
培训中心 | 西门子智能制造培训中心 | 680 | 300人次/月 |
六、学生发展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3%,专业对口率89.7%,本地就业占比76.4%。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平均2.3本,其中高压电工、建筑CAD等证书通过率超行业均值15个百分点。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6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
指标类型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7.8% | 98.1% | 98.3% |
升学率 | 6.2% | 5.8% | 6.5% |
创业率 | 1.2% | 1.5% | 1.8% |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为甘孜、阿坝等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培训项目37个。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联盟,与重庆建筑职院等12所院校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发“蓉匠云学堂”在线平台,累计提供公益课程资源1.2TB。
服务项目 | 覆盖人群 | 培训时长 | 取证率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乡村建筑工匠 | 45天 | 94%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制造业技工 | 180天 | 89% |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 | 军转人员 | 30天 | 97%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学校存在三方面挑战:一是新兴专业师资结构性短缺,特别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二是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技术迭代周期;三是国际化办学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为此,学校启动“十四五”数字化跃升计划,拟投入1.5亿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德国SBA公司共建中德绿色建筑学院,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四川成都城市职业学校正逐步实现从技能培养向价值塑造、从单一就业向多元发展的转型升级。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教学工场与生产车间”的深度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等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成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