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财贸职业中专学校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财经商贸特色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57年,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以“精业笃行”为校训,围绕现代服务业构建专业体系,开设会计事务、电子商务、烹饪工艺等核心专业,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稳定于95%左右,成为西南地区财经商贸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指标 | 数据 |
---|---|
创办时间 | 1957年 |
在校生规模 | 4200人 |
教职工总数 | 285人 |
省级重点专业 | 会计事务、电子商务 |
校企合作单位 | 126家(含京东、蜀都实业等) |
技能大赛国赛奖项 | 近五年累计23项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财经商贸+现代服务”专业集群,重点建设会计事务、电子商务、中餐烹饪、旅游服务管理四大骨干专业。其中,会计事务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配备智能财税实训中心,开发“岗课赛证”融合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对接直播电商新业态,引入真实项目教学。2023年新增大数据应用方向,形成“传统+新兴”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财经类 | 会计事务 | 智能财税、成本核算 | 初级会计职称 |
商贸类 | 电子商务 | 直播运营、网店美工 | 电子商务师 |
服务类 | 中餐烹饪 | 川菜工艺、宴会设计 | 中式烹调师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教学比武等途径强化教师能力。现有正高级讲师8人,四川省特级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2%。2022年启动“产业教授”引进计划,聘请企业高管12人参与课程开发。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高级职称教师 | 67人 | 23.5% | 主持省级课题5项 |
双师型教师 | 234人 | 82% |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18门 |
企业兼职教师 | 45人 | 15.8% | 承担实践教学课时超40% |
四、教学成果与升学就业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实务赛项实现四川省“三连冠”。升学渠道畅通,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7%,对口单招录取率保持92%以上。就业方面,与京东西南分公司共建“客服精英班”,毕业生起薪达5500元/月。
年度 | 升学率 | 本科上线率 | 就业起薪 |
---|---|---|---|
2021 | 93.2% | 62% | 4800元/月 |
2022 | 94.5% | 65% | 5100元/月 |
2023 | 95.8% | 67% | 5500元/月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校企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毕业后定向就业。与成都农商银行共建“金融实务订单班”,联合开发《金融产品营销》等5门定制课程。2023年校企共同研发“智慧商超管理系统”,服务本地12家企业数字化升级。
- 深度合作企业:京东西南分公司、蜀都实业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
- 产教融合项目:直播电商人才孵化中心、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中心
- 实训基地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电子商务)、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六、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创新
学校投入1200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开发“财贸e学”APP实现全流程教学管理。会计实务专业推行“云账务”实训平台,电子商务专业建成虚拟仿真直播间。2023年开展AI辅助教学试点,智能系统覆盖学业诊断、岗位能力测评等场景。
项目 | 建设内容 | 应用场景 |
---|---|---|
智慧教室 | 物联网设备+互动大屏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虚拟仿真 | 3D宴会设计系统 | 中餐摆台实训 |
AI助学 | 错题诊断+学习路径规划 | 会计从业资格备考 |
七、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为小微企业定制《税法实务》《电商运营》等专项课程。川菜烹饪专业开设“非遗传承班”,培养市级非遗“龙抄手制作技艺”传承人12名。2023年承办四川省中职学校会计技能大赛,开发竞赛标准被全省7所院校采用。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调整压力,需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布局。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大楼,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未来三年将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培育一支省级名师团队、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形成一套国际认证课程体系、服务一百家本土企业数字化转型。
成都市财贸职业中专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岗位衔接”的改革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财经类中职教育范式。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双师双能”教师发展体系、“四阶递进”校企合作机制,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创新样本。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正加速向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转型升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