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市鹏程职业技术学校(泸州鹏程职校)

泸州市鹏程职业技术学校(泸州鹏程职校)

泸州市鹏程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扎根泸州二十余年,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学校依托泸州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开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专业,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技能竞赛提升+双创孵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泸州及成渝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逾万名。学校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建设省级实训基地、深化“1+X”证书试点,逐步构建起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生态,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泸	州市鹏程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泸州市鹏程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98年,前身为泸州机械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更名为现名。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商贸管理三大专业群。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等资质,2020年入选“四川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培育)。

时间节点发展里程碑关键成果
1998-2005年机械技工学校阶段建立车工、钳工等传统优势专业,获市级技能大赛奖项12项
2006-2012年专业拓展期新增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单位达23家
2013-2023年品牌提升期建成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开发校本教材17套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技能认证”三级课程体系,重点打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幼儿教育等品牌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建有FANUC数控系统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字节跳动等企业共建实战化教学项目。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技能证书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类机械制图、数控编程、3D打印技术数控车工(中级)、CAD机械设计五粮液精密铸造公司、泸州液压机械厂
信息技术类Python编程、网络安全、大数据基础计算机操作员(高级)、网络管理员华为技术泸州服务中心、泸州电信
现代服务类电商运营、物流管理、幼儿心理学电子商务师(三级)、保育员资格证泸州老窖电商部、泸州市机关幼儿园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企业挂职、国际研修、技能比武等途径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35人。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9人次。

师资结构维度2020年2023年变化幅度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2%35%+13%
高级职称教师数28人35人+25%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18%32%+14%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累计投入80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三大实训中心,拥有五轴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230台套。与泸州老窖、华为泸州基地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6个,实现“教室-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式实训。

实训类别设备价值(万元)工位数量主要功能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2800120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
信息技术实训室150080网络搭建、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
电商直播实训基地80050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供应链管理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学校建立“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跟踪服务”全流程机制,与长三角、成渝地区26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23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82%,本地就业占比45%,平均起薪4500元/月。升学方面,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8%,其中15%进入“双高计划”院校。

就业指标2021届2022届2023届
初次就业率94.2%95.6%96.3%
对口就业率78.5%81.2%82.4%
平均起薪(元)420044004500

六、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学校推行“军事化+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学分制考核相结合。建立“奖助勤贷补”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年均发放助学金300万元。设立心理健康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园,开展职业规划大赛、技能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管理模块具体措施年度成效
日常管理智能考勤系统、班级量化考核违纪率下降18%
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覆盖率35%贫困生毕业率100%
双创教育每年孵化学生项目20+个获省级创业补贴项目5个

七、社会评价与行业认可

学校在川南地区职业院校中位列前茅,家长满意度调查连续五年超过90%。作为泸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年培训社会人员超2000人次。在2023年川渝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代表队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职教高考改革等新形势,学校存在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挑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二是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新兴专业,三是深化与重庆职业院校的学分互认机制,力争五年内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