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川师文理学院金堂校区(川师文理金堂校区)

川师文理学院金堂校区(川师文理金堂校区)

川师文理学院金堂校区作为成都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重要拓展基地,自2014年启用以来,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校区。校区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学海路1号,占地约800亩,依托川师百年师范教育底蕴,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形成了“新工科+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校园建筑融合传统书院风格与现代功能设计,配备智慧教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设施,构建了“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育人体系。目前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形成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学科集群,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川	师文理学院金堂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校区地处成都东北部,距市中心约50公里,毗邻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成绵乐高铁(金堂站)与蓉欧铁路青白江枢纽形成联动,G42沪蓉高速金堂出口距离校区仅3公里。校内设公交总站,开通直达成都地铁3号线医学院站的定制班车,构建起“高铁+高速+城市公交”的立体交通体系。

交通方式耗时班次频率
校区→成都东站高铁25分钟/公交90分钟每日12班次
校区→双流机场地铁+班车120分钟定点接送
校区环线公交覆盖周边商圈7:00-22:00循环运营

二、学科专业布局

聚焦“智能制造+数字服务”双主线,构建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三大核心院系。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区域紧缺专业,形成“传统工科升级+新兴交叉学科”的梯度结构。

学科类别代表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
管理类电子商务-

三、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双师双能”引育计划,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企业兼职导师占专业课教师35%。2022年引进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组建“工业机器人”省级教学团队。

职称结构学历层次行业经验
教授/副教授:117人博士占比68%5年以上企业经历:93人
讲师:245人硕士占比32%-
企业导师:89人-平均从业年限12年

四、教学科研设施

建有智能工厂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12个产学研平台。机械工程实验楼配备DMG五轴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图书馆藏书量突破80万册,其中智能制造领域外文原版书占比达15%。

五、产教融合实践

通威太阳能士兰半导体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3+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3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7门,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数同比增长40%。

六、学生发展支持

设立“金堂创客”孵化基金,年投入200万元支持创新创业。近三届毕业生中,进入京东方中电科等企业比例达28%,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2%-15%,其中机械工程专业升学率最高达19%。

七、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沱江文化节”品牌活动,年均开展校企联合技术竞赛15场。建设非遗传承工作坊,将蜀绣、竹编等传统技艺纳入美育课程,形成“科技+人文”双轨育人模式。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高端人才引进竞争加剧跨学科平台整合不足等问题。计划通过建设成渝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增设微专业模块等方式提升竞争力,预计2025年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突破。

川师文理学院金堂校区通过十年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其“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效应。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校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望成为西部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的标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