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蓬安县职业中学(蓬安职中)

蓬安县职业中学(蓬安职中)

蓬安县职业中学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发展模式。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升学就业渠道,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区域经济贡献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稳步提升,已成为川东北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

蓬	安县职业中学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蓬安县职业中学始建于1983年,前身为蓬安县农业技术中学,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学校历经三次校区扩建,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设14个中职专业,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双轨制培养模式。

年份 重大事件 发展成果
1983-1995 农业技术中学阶段 培养基层农技人员超2000人
2005-2015 更名为职业中学 新增机械制造、电子技术等6个专业
2016-至今 省级示范校建设 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密对接蓬安“农业强县、工业兴县”战略,构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专业集群。其中,畜牧兽医、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三大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形成“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现代农业 畜牧兽医 动物病理学、养殖场规划 正邦集团、温氏股份
先进制造 数控技术应用 CAD建模、数控机床操作 银翔机械、三环锻造
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搭建、云计算基础 京东客服中心、天府数据中心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通过企业挂职、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2%。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本教材14部。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代表教师
正高级职称 22 13.1% 李XX(汽修学科带头人)
企业兼职教师 35 20.8% 王XX(吉利汽车工程师)
硕士及以上学历 41 24.4% 张XX(西南大学硕士)

四、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学校建成“校中厂、厂中校”一体化实训体系,与本地7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4500万元,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6大领域,实训工位充足率达1:1.2。

  • 现代农业实训中心:占地20亩,含标准化养殖场、无土栽培实验室
  • 智能制造实训楼: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
  • 信息技术实训室:云计算机房、网络安全攻防平台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学历提升”三位一体发展路径。近三年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42项,创业孵化项目17个,对口升学率从2018年的68%提升至2023年的82%。

年份 毕业生总数 就业率 升学率
2020 685 94.2% 71.5%
2021 712 95.8% 76.3%
2022 730 96.5% 80.2%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3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特别是与吉利集团共建“吉利班”,与京东物流共建“电商实训中心”,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的培养闭环。

  • 现代学徒制企业:利奥卫浴、三环电子
  • 产业学院合作:与蓬安农机局共建现代农业学院
  • 技术服务平台:年承接企业员工培训超3000人次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站作用,年开展社会培训6000余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牵头组建“嘉陵江流域职教联盟”,与周边8所职业院校实现资源共享。

服务项目 年均规模 受益群体
职业资格培训 2800人次 农村转移劳动力
企业新型学徒制 1500人次 制造业一线工人
社区教育课程 1200人次 城镇待业人员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职教高考改革等新形势,学校存在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滞后等问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个转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传统技能培养向数字经济技能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

核心发展指标:到2025年,建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10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突破97%,打造川东北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